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路洲坊路洒 坊州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05-09 05:17:12 1044
坊州详细资料大全 坊州,唐朝到元朝的州。619年,分鄜州设定,因为境内有马坊,所以称坊州。治所在中部县(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的隆坊镇)。包括今陕西省黄陵县、宜君县。1269年,蒙古帝国废除,合并入鄜州。

坊州详细资料大全  

坊州,唐朝到元朝的州。

路洲坊路洒 坊州详细资料大全

619年,分鄜州设定,因为境内有马坊,所以称坊州。治所在中部县(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的隆坊镇)。包括今陕西省黄陵县、宜君县。1269年,蒙古帝国废除,合并入鄜州。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坊州外文名称:fangzhou别名:现名隆坊镇行政区类别:黄陵县管辖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西北隆坊镇由来:619年,分鄜州设定,境内有马坊包括:今陕西省黄陵县、宜君县 基本简介,相关记载,

基本简介

坊州城,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西北隆坊镇。 隋上郡之内中部县。 唐武德二年,高祖分鄜州置坊州,以马坊为名,天宝元年改为中部郡,乾元元年复为坊州。治中部(今陕西黄陵)。 后来,历经五代,直至元至正六年,废坊州,改州制为县制,属于鄜州。 坊州城东西临水,高旷空阔,是黄陵县城重要的历史遗蹟。

相关记载

坊州,中部。下。开元户一万五千七百十五。乡四十四。元和户一千八百四十二。乡十二。 垦田《禹贡》雍州之域,古之翟国。秦属内史,汉为左冯翊翟道县之地。魏、晋陷于夷狄,不置郡县。刘、石、苻、姚时,于今州理西七里置杏城镇,常以兵守之。后魏孝文帝改镇为东秦州,孝明帝改为北华州,废帝改为?州。元皇帝高帝之父。以周武帝时天和七年,放牧于今州界置马坊,结构之处尚存。武德二年,高祖驾幸于此,圣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马坊为名。 州境:东西三百八十九里。南北一百三十九里。 八到:东至上都三百五十里。东至东都九百里。东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州三百一十里。东北至丹州二百六十里。北至鄜州一百五十里。 贡、赋:开元贡:龙须席,?,麻,弓弦麻。元和贡同。 管县四:中部,宜君,升平,鄜城。 中部县,上。本汉翟道县地,属左冯翊。魏、晋戎翟所居。后秦姚兴于今县南置中部县,后魏文帝移入杏城,后周改为内郡,属?州。武德二年置坊州,改为中部。 杏城,在县西南五里。相传云汉将韩胡伐杏木为栅,以抗北狄,因以为名。 宜君县,上。东北至州一百里。前秦苻坚于礻殳礻羽县故城置宜君护军,后魏太武帝改为宜君县,文帝大统五年又移于今华原县北。贞观十七年废县,地入雍州。二十年置玉华宫,仍于宫所置宜君县,属雍州。永徽二年,与宫同废。龙朔三年,坊州刺史窦师伦奏再置。 玉华宫,在县北四里,贞观二十年奉敕营造。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太宗云:“小龙出,大龙入。”当时以为清凉胜于九成宫。永徽二年,有诏废宫为寺,便以玉华为名。寺内有肃成殿,永徽中奉敕令玄奘法师于此院译经,每言此寺即阎浮之兜率天也。 升平县,上。东至州九十里。天宝十二年,刺史罗希?奏割宜君县西北三乡置,去宜君县三十五里。 鄜城县,上。东至州一百里。本汉鄜县地,属左冯翊,后汉省。后魏于今县理置鄜城县,属鄜城郡,隋大业元年改属坊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