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德车机互联有什么用 网路互联详细资料大全
网路互联详细资料大全 网路互联是指将两个以上的通信网路通过一定的方法,用一种或多种网路通信设备相互连线起来,以构成更大的网路系统。网路互联的目的是以实现不同网路中的用户可以进行互相通信、共享软体和数据

网路互联详细资料大全
网路互联是指将两个以上的通信网路通过一定的方法,用一种或多种网路通信设备相互连线起来,以构成更大的网路系统。网路互联的目的是以实现不同网路中的用户可以进行互相通信、共享软体和数据等。
基本介绍
中文名:网路互联外文名:Interneorking目的:不同网路用户互相通信相关概念:网际网路、区域网路、城域网、广域网 网路互联的目的,网路互联的类型,网路如何连线起来,参考模型,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物理层,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套用层,网路互联的目的
将不同的网路互相连线起来的目的是,允许任何一个网路中的用户可以与其他网路中的用户进行通信,也允许任何一个网路中的用户可以访问其他网路中的数据。网路互联的类型
网路互联的类型主要包括: 区域网路与区域网路 区域网路与广域网 区域网路与广域网与区域网路 广域网与广域网网路如何连线起来
网路可以通过不同的设备相互连线起来。 在物理层,通过中继器或者集线器可以将网路连线起来,它们通常只是简单地将数据从一个网路搬移到另一个同类型的网路中。 在数据链路层,可以使用网桥和交换机进行网路连线。它们可以接收帧以及检查MAC地址,将这些帧转发到另一个不同的网路中。 在网路层,可以使用路由器将两个网路连线起来。 在传输层,使用传输网关。传输网关是指两个传输层连线之间的接口。 在套用层,套用网关可以翻译讯息的语义。参考模型
OSI和TCP/IP是两种重要的网路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采用了分层的思想,并且在同一层都采用了协定栈的概念,但他们在层次划分和功能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区别。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物理层
机械性能:接口的形状、尺寸的大小、引脚的数目和排列方式等。 电气性能:接口规定信号的电压、电流、阻抗、波形、速率及平衡特性等。 工程规范:接口引脚的意义、特性、标准。 工作方式:确定数据位流的传输方式,如:单工、半双工或全双工。 物理层协定有: 网路互连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的RS232,RS422,RS423,RS485等;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X.25、X.21等; 物理层的数据单位是位(BIT),典型设备是集线器HUB。链路层
链路层禁止传输介质的物理特征,使数据可靠传送。 内容包括介质访问控制、连线控制、顺序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仲裁协定等。 链路层协定有: 协定有面向字元的通讯协定(PPP)和面向位的通讯协定(HDLC)。 仲裁协定:802.3、802.4、802.5,即: CSMA/CD(CarrierSenseMultipleA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Token Bus、TokenRing 链路层数据单位是帧,实现对MAC地址的访问,典型设备是交换机Switch。网路层
网路层管理连线方式和路由选择。 连线方式:虚电路(VirtualCircuits)和数据报(Datagram)服务。 虚电路是面向连线的(Connection-Oriented)数据通讯的一次路由,通过会话建立的一条 通路。 数据报是非连线的(Connectionless-Oriented),每个数据报都有路由能力。 网路层的数据单位是包,使用的是IP位址,典型设备是路由器Router。 这一层可以进行流量控制,但流量控制更多的是使用第二层或第四层。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可以实现流量控制、负载均衡。 传输层信息包含连线埠、控制字和校验和。 传输层协定主要是TCP和UDP。 传输层位于OSI的第四层,这层使用的设备是主机本身。会话层
会话层主要内容是通过会话进行身份验证、会话管理和确定通讯方式。 一旦建立连线,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管理会话。表示层
表示层主要是解释通讯数据的意义,如代码转换、格式变换等,使不同的终端可以表示。 还包括加密与解密、压缩与解压缩等。套用层
套用层应该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程式或服务,包括系统程式和用户程式, 例如、FTP、DNS、POP3和SMTP等都是套用层服务。 数据在传送时是数据从套用层至物理层的一个打包的过程, 接收时是数据从物理层至套用层的一个解包的过程, 从功能角度可分为三组,1、2层解决网路信道问题,3、4层解决传输问题,5、6、7层处 理对套用进程的访问。 从控制角度可分为二组,第1、2、3层是通信子网层,第4、5、6、7层是主机控制层。 很赞哦!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