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刘胡兰头 刘胡兰的资料_刘胡兰的资料要详细
刘胡兰的资料_刘胡兰的资料要详细
刘胡兰的资料要详细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汉族,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md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扩展资料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了。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
1947年3月下旬,md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一位小姑娘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md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md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胡兰
关于刘胡兰的资料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参与暗杀云周西村村长石佩怀的行动。当时的山西省国民政府主席阎锡山派军于1947年1月12日将刘胡兰逮捕,因为拒绝投降,被砍死在铡刀之下,时年15岁。随后,刘胡兰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扩展资料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md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md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md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dp同志题词: “ 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
1994年2月2日 ,jm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 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胡兰 (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的故事主要内容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恨的种子。红军来了,把地主吕善卿家的财物分给了穷人。刘胡兰从红军战士孙同志讲的故事里,懂得了革命的道理。刘胡兰渐渐长大了,为了担负家庭的生活重担,她和邻居家的孩子小青,一起去山里驮炭,俩人渐渐产生了爱情。
日本鬼子占领了文水县,地主吕善卿又当上了村长。孙同志回到这里,领导农民们建起了农会、民兵队、妇救会,刘胡兰担任了妇救会的领导。小青要参军了,刘胡兰鼓励他要勇敢战斗,争取入党。刘胡兰在党的领导下,组织群众反扫荡,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刘胡兰经受了严峻的斗争考验,党组织吸收她加入了gcdzg。
1945年,日本投降,小青所在的八路军回到山西,将日本军队的武器收缴。但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小青的部队奔向了解放战争的战场。刘胡兰带领着妇救会的姐妹们送慰问品,救护转移伤员,积极支援前线。
回到村里,她听到支部书记石德辉和几十个乡亲被反动派抓起来的消息后,勇敢地参加了营救行动,把他们救了出来。但是,在转移的途中,刘胡兰不幸被捕。蒋匪军和地主吕善卿对刘胡兰严刑逼供,刘胡兰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最终,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扩展资料:
刘胡兰生前两次订婚,一次恋爱,以及一次冥婚。1946年初,双方家长作主,将刘胡兰与邻村男青年陈德邻订亲。不过这两个当事人都主张自由恋爱,于是友好商定各自回家劝说父母解除婚约。同年6月,又有人上门提亲。因男方当时在太谷县当学徒不常回家,刘胡兰以不了解男方真实情况为由拒绝。当时的刘胡兰已打定主意,追求自主的恋爱和婚姻。
同年秋,解放军某团连长王根固作战负伤被送到云周西村修养,王根固得了严重的疥疮,这种病传染,刘胡兰怀着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病人的同情,主动承担了照顾伤病员的任务。刘胡兰因常去为王根固做饭、敷药,接触多了,两人产生了爱情。在那个年代,身处封建思想比较严重的乡村,这种行为表现出的恰恰是一种反封建的思想解放。
由于战争环境险恶,加之刘胡兰年纪尚小,她与王根固尚未论及婚嫁。当时王连长只把一条毛毯、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送给刘胡兰家,算是订亲的信物。因作战需要归队时,他又送给刘胡兰一块小手帕留作纪念。刘胡兰临刑前把这块手帕当做最珍贵的物件交给继母胡文秀。刘胡兰被杀害后,由大伯刘广谦操持,按当地习俗和一起牺牲的石六儿阴配。
1947年2月6日,《晋绥日报》刊登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详细报道,并发表评论,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和解放区军民向刘胡兰学习。同日,延安《解放日报》也发表题为《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女共产党员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文章。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共正式党员。
1947年3月26日,md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md问:“她是党员吗?”任弼时说:“是个优秀共产党员,才15岁。”md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个大字。
dp同志题词: “ 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 ”
1994年2月2日 ,jm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 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胡兰的故事》
刘胡兰的资料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md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年满18岁方可转正)追认刘胡兰为gcdzg正式党员。
刘胡兰简介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原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md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刘胡兰14岁时被破格推举为gcdzg候补党员,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组织参与当地妇女革命工作。
1946年6月,刘胡兰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活动。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
1947年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她为gcdzg党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胡兰
刘胡兰的主要英雄事迹
事迹如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我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第二年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需年满18岁)追认刘胡兰为gcdzg正式党员。
虽然只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但刘胡兰却将自己的青春书写得格外绚烂。md主席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概括她的人生。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md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1947年春天,md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做出决定,追认她为gcdzg正式党员,高度评价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dp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1994年2月2日,jm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刘胡兰,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参考资料刘胡兰_百度百科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简短的
1947年1月11日,阎锡山所部第72师师长艾子谦给215团1营的指令:“该营此次开展工作进行松懈,做法太软……今后做法要硬,去掉书生习气,勿存妇人之仁,速将冯德照、刘胡兰等扣获归案法办……”
1月12日阎军把全村人集中于村南的观音庙前,从中抓出了刘胡兰。阎军连长称:“只要你说以后不再为共产党办事了,今天就可以活下来”。
刘胡兰回答:“那可办不到”。阎军当着刘胡兰用铡刀连铡了6名成年中共党员。刘胡兰仍然没有动摇,说:“我咋个死法?”阎军称“一个样”后,刘胡兰自己坦然躺在了铡刀刀座上,厉声说道:“死有什么可怕?铡刀放得不正,放正了再铡”,最后死去,时年14周岁。
扩展资料: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纪念馆
1957年1月刘胡兰被处死10周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山西省文水县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纪念馆广场上耸立着md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纪念碑。
纪念馆内陈列着刘的遗物、文献资料、事迹展览,以及中共领导人为其题词的手迹。其墓座落在纪念馆后松柏的荫处,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塑像,东侧“生死树”下是刘胡兰被捕处,旁边的古庙是刘氏被审处,石雕花圈则是其被处决的地方。
1994年2月2日,jm来到吕梁山为刘胡兰纪念馆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批命名刘胡兰纪念馆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胡兰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1、参加革命工作:刘胡兰14岁时被破格推举为gcdzg候补党员,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组织参与当地妇女革命工作。1946年6月,刘胡兰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活动。
2、镇压反动村长: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她和留下来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
3、英勇就义:1947年1月11日夜,上级通知她转移。次日拂晓,国民党却突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也随同群众来到会场。审讯中,国民党千方百计,软硬兼施,想诱使其供出同党,并相许给她土地。刘胡兰百般不从,从容就义。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
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md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胡兰
刘胡兰的故事简介20~30字数左右
1947年1月11日,阎锡山所部第72师师长艾子谦给215团1营的指令:“该营此次开展工作进行松懈,做法太软……今后做法要硬,去掉书生习气,勿存妇人之仁,速将冯德照、刘胡兰等扣获归案法办……”1月12日阎军把全村人集中于村南的观音庙前,从中抓出了刘胡兰。
阎军连长称:“只要你说以后不再为共产党办事了,今天就可以活下来”。刘胡兰回答:“那可办不到”。阎军当着刘胡兰用铡刀连铡了6名成年中共党员。
刘胡兰仍然没有动摇,说:“我咋个死法?”阎军称“一个样”后,刘胡兰自己坦然躺在了铡刀刀座上,厉声说道:“死有什么可怕?铡刀放得不正,放正了再铡”,最后死去,时年14周岁。
扩展资料:
刘胡兰(1932年10月8日—1947年1月12日),别名刘富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著名的革命先烈,优秀共产党员。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担任妇救会秘书,后为主任,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
14岁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5岁英勇就义,md主席知道后非常伤心,专门为刘胡兰题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也是唯一三代领导人均为其题字的英雄。
纪念馆
1957年1月刘胡兰被处死10周年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山西省文水县修建了刘胡兰纪念馆。纪念馆广场上耸立着md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纪念碑。
纪念馆内陈列着刘的遗物、文献资料、事迹展览,以及中共领导人为其题词的手迹。其墓座落在纪念馆后松柏的荫处,墓前矗立着8米高的汉白玉刘胡兰塑像,东侧“生死树”下是刘胡兰被捕处,旁边的古庙是刘氏被审处,石雕花圈则是其被处决的地方。
1994年2月2日,jm来到吕梁山为刘胡兰纪念馆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首批命名刘胡兰纪念馆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刘胡兰
关于刘胡兰的简介和资料(250字)
刘胡兰事迹简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我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第二年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队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md主席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需年满18岁)追认刘胡兰为gcdzg正式党员。
虽然只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但刘胡兰却将自己的青春书写得格外绚烂。md主席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概括她的人生。
在那个并不缺少英雄的年代,刘胡兰的英勇就义令无数人震撼不已。此后,她的事迹和体现出的精神被公众进一步诠释为追求真理,有坚定的信念,爱憎分明,敢于和一切邪恶势力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