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德国tu9和精英大学 德国精英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07-26 08:01:55 1071
德国精英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德国精英大学,源自德国大学卓越计画(德语:Exzelle zi itiative),是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发起的,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的计

德国精英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德国精英大学,源自德国大学卓越计画(德语:Exzellenzinitiative),是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发起的,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的计画。计画包括资助特定的杰出大学,资助在特定大学的杰出年轻科研人员的研究;加强大学间项目间的合作;加强德国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大学的合作研究。德国大学卓越计画资助分三个层面:未来构想(Zukunftskonzepte)、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和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

德国tu9和精英大学 德国精英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德国精英大学非终身制,施行5至7年一轮滚动制评选。2019至2026年“精英大学”共11所,其中包括1个大学联盟,分别为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勒斯登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图宾根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波恩大学、汉堡大学,柏林高校联盟(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将获得每年1.48亿欧元资助。

基本介绍

中文名:德国精英大学外文名:Eliteuniversität in Deutschland创办时间:14世纪到20世纪类别:公立大学所属地区:欧洲德国主要院系:理学、工学、法学、医学、文学、经济学、教育学、农林、哲学主要奖项: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未来创新奖审查部门:德国联邦教研部,德国科学基金会相关联盟:常春藤联盟,RU11,U15,TU9等 德国大学,卓越计画,评选标准,精英大学,精英集群,精英研究生院,TU9 联盟,大学创建,大学科研,大学排名,社会批评,

德国大学

德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高等专业学院、高等师范学院、音乐艺术学院等。综合性大学通常称为Universität,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这类学校可授予Diplom,Magister Artium及Doctor学位。高等专业学院, 通常称为Fachhochschule,以培养套用型人才为主,学生经4-5年的专业学习,可取得高等专业学院毕业文凭(Diplom FH)。一些高等专业学院还设定使用英语授课的继续研修阶段课程(Aufbaustudium),学制一年半至2年,毕业后可获得(Master)学位。申请者一般要求具有学士学位或相当水平的学位。一般情况下,高等专业学院无博士学位授予权。 德国大学教学语言主要是德语,一些院校近年也逐步开设英语教学的国际课程。对外国学生入学通常都要求通过大学入学德语语言考试(DSH)或德语作为外国语考试(Test Daf)。德国大学每学年两个学期,分别是10月至第二年2月和4月至7月。 德国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非常多样化。各类高等院校有380多所,注册学生总人数超过200万。其中综合大学 (Universität,包括理工大学、师范大学等)109所;套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217所;艺术、音乐院校55所。各类高校共设专业15000多个。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站公布的最新名单增加了3所私立高校并对3所公立院校改名的情况进行了更新,目前获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德国高校共313所。

卓越计画

德国精英大学,源自德国大学卓越计画(德语:Exzellenzinitiative),是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和德国科学基金会发起的,施行五年一轮的滚动制评选,旨在提高促进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学术创新的的计画。计画包括资助特定的杰出大学,资助在特定大学的杰出年轻科研人员的研究;加强大学间项目间的合作;加强德国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大学的合作研究。卓越计画的资助有三个层面:精英大学(Zukunftskonzepte)、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 未来计画是指大学的长期科研发展规划。十一个有着出色的未来计画的大学被称为“精英大学”。 NAME DER HOCHSCHULE (ALPHABETISCH NACH ORT)
中文大学名称
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RWTH) Aachen
亚琛工业大学
Verbund Berlin
柏林大学联盟 (三所大学组成)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工业大学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学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学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Universität Hamburg
汉堡大学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学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
蒂宾根大学
最初,精英计画的目标是改变德国从日渐升高的UMTS-Lizenzen中每年需要拿出约4.7亿欧元(4年合计金额约19十亿欧元)资金推动大学发展的现象。 2005年6月23日,德国达成了允许较小或高度多元化的大学和研究的支持的妥协。德国研究基金会和德国科学委员会组织、管理和科学意见也充分被采纳。 卓越计画是一个多步骤的两轮申请和审查程式(在2005年/2006年的第一轮,第二轮2006/2007,第三轮2018/2019),对主要国际专家提交的提案及草案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资格评定。 最终决定由德国研究基金会和德国科学委员会发布。 卓越计画被看作是主题竞争的研究概念。正因为如此,建立在联邦制改革教学区的不同的大学教育质量和不同强度在评选过程中没有发挥作用。 卓越计画只有在研究生院教学的特定方面,比如对结构化的博士训练有一定的重要性,而不是作为一个本科硕士阶段学习的高校参考指标,因为授课、学习方向是没有可比性的。

评选标准

"精英"要素
全德境内的约100所大学都可以参加竞争。评选有三个类别,首先大学可以突出其培养科研后备力量、涉及对社会发展有价值的课题的研究生院;另一个类别是所谓的"学科评选",各大学可以推荐自己最有特色的跨学科研究中心;最后一个类别是评比"面向未来方案",参选大学要提出如何将本校建成国际一流大学的具体方案。 迄今所有入围的大学几乎都在方案中多多少少地强调,要在教学和科研中注重培养女性,推动外籍学生融入,以及致力于发展跨学科的研究。只有未来方案得到了评审会的首肯,一所大学才能入选"精英"。不过即使没有获得"精英"的称号,大学还是可以通过在单一类别中胜出而获得政府资助。 非终身制
过去有人常抱怨,评选所谓的精英大学会造成大量资金流向科研,而教学领域则受到冷落。因此有些大学在制定未来发展战略的时候,不仅仅重视科研人员,也把学生和教职员工纳入规划。提供更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信息服务,调整图书馆和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以方便师生,以及引入教学质量管理等因素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精英大学的评选结果不是永久性的。在2006年的评选中,卡尔斯鲁厄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首批获得精英大学的称号。2007年,海德堡、弗赖堡大学、康斯坦茨、哥廷根、柏林自由大学和亚琛工业大学也跻身于精英行列。但在2012年,卡尔斯鲁厄、弗赖堡和哥廷根大学不敌竞争对手,又失去了"精英"头衔,同时,科隆、不莱梅、蒂宾根、柏林洪堡大学和德勒斯登科技大学"新晋"成为官方认可的顶尖学府,在接下来5年中得到政府资助,直到2017年。届时将进行下一轮"精英"大学评选。 入选高校
自2006年起的第一轮轮申请,先后有两批次九所德国大学入选精英大学,其资助年限为2007-2012。 2011年开始第二轮卓越计画的评选,其资助期限为2012-2017,总资助额为27亿欧元。2010年开始提交申请,通过第一轮评价,2011年9月共确定143项申请进行最终竞争,其中包括63项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申请计画,64项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申请计画,16项精英大学(Zukunftskonzepte)申请计画。 2012年6月15日揭晓最终结果,新增五所精英大学,之前入选的九所精英大学中有三所被淘汰,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三所大学在这次精英大学的评选中被剥夺了精英大学的称号,最终总计11所大学重新被选为精英大学,这11所大学将在未来5年里获得27亿欧元的资助,其中75%的资助由联邦政府承担,25%由各大学所在联邦州支付。45项精英研究生院(Graduiertenschule)得到资助,43项精英研究集群(Exzellenzcluster)得到资助。 2019年7月19日新一轮筛选结束,2019至2026年“精英大学”共11所,其中包括1个大学联盟,分别为亚琛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德勒斯登工业大学、海德堡大学、图宾根大学、康斯坦茨大学、波恩大学、汉堡大学,柏林大学联盟(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将获得每年1.48亿欧元资助。之前入选的精英大学中有两所被淘汰,科隆大学和不莱梅大学被剥夺了精英大学的称号。

精英大学

入选Zukunftskonzepte的大学被称作精英大学(Eliteuniversität),在2006/07年、2012年、2019年进行过评选。精英大学的称号不是终身制的,大致上5至7年即重新评选一次。 2006年-2026年间所有曾经入选过的精英大学如下表: 精英成员成立时间第一轮(2006/07)第二轮(2012)第三轮(2019) 慕尼黑大学 1472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再次入选 慕尼黑工业大学 1868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再次入选 亚琛工业大学 1870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再次入选 海德堡大学 1386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再次入选 康斯坦茨大学 1966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再次入选 柏林自由大学 1948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再次入选(柏林高校联盟) 柏林洪堡大学 1810 /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柏林高校联盟)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1828 /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蒂宾根大学 1477 / 首次入选 再次入选 柏林工业大学 1770 / / 首次入选(柏林高校联盟)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1825 首次入选 / 再次入选 波恩大学 1786 / / 首次入选 汉堡大学 1919 / / 首次入选 科隆大学 1388 / 首次入选 / 不莱梅大学 1971 / 首次入选 / 弗莱堡大学 1457 首次入选 /
/ 哥廷根大学 1734 首次入选 /
/ 2019年-2026年最新一批精英大学的未来战略: 院校名称
未来战略
亚琛工业大学
The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nowledge. Impact. Neorks.
柏林高校联盟
Crossing Boundaries toward an Integrated Research Enviroment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Helmholtz Association: Living the Change
汉堡大学
A Flagship University: Innovation and Cooperatio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TUD 2028 Synergy and beyond
海德堡大学
TH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HEIDELBERG: THE FUTURE SINCE 1386
波恩大学
WE invest in people – WE foster neorks – WE create impact
康斯坦茨大学
University of Konstanz – creative.together
慕尼黑大学
LMUexcellent – A New Perspective
慕尼黑工业大学
TUM. THE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Innovation by Talents, Excellence and Responsibility
图宾根大学
Research – Relevance – Responsibility: Open to New Challenges and a Global Scope of Action

精英集群

精英集群的目的在于使来自同一地区的优秀科学家可以跨学科地共同研究一个社会或经济相关的主题。精英集群整合了德国大学的科研潜力,并提高了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除了大学内部的各个机构外,也有大学外部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伙伴参与了精英集群。 2019年-2026年最新一批精英集群: SPRECHERHOCHSCHULE
项目所属大学列表
TITEL DES EXZELLENZCLUSTERS
精英集群名称
RWTH Aachen
亚琛工业大学
Das Fuel Science Center – Adaptive Umwandlungssysteme für erneuerbare Energie- und Kohlenstoffquellen
燃料科学中心 - 可再生能源和碳源的自适应转换系统
RWTH Aachen
亚琛工业大学
Inter of Production (IoP)
物联网在工业生产上的套用研究
RWTH Aachen /Universität zu Köln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亚琛工业大学 / 科隆大学 / 波恩大学
Materie und Licht für Quanteninformation (ML4Q)
量子信息的物质和光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学
Bonn Center for Dependency and Slavery Studies (BCDSS)
波恩依赖与奴役研究中心(BCDSS)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学
Hausdorff Center for Mathematics (HCM)豪斯多夫数学中心(HCM)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学
PhenoRob - Robotik und Phänotypisierung für Nachhaltige NutzpflanzenproduktionPhenoRob - 可持续作物生产的机器人和表型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波恩大学
ImmunoSensation2 - the immune sensory system
ImmunoSensation2 - 免疫感觉系统
Universität zu Köln /Rheinische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 Bonn
科隆大学 / 波恩大学
ECONtribute: Märkte & Public PolicyECONtribute:市场和公共政策
Universität zu Köln /Heinrich-Heine-Universität Düsseldorf科隆大学 / 杜塞道夫大学
CEPLAS - Exzellenzcluster für PflanzenwissenschaftenCEPLAS - 植物科学卓越集群
Universität zu Köln
科隆大学
CECAD - Exzellent in AlternsforschungCECAD - 老化研究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波鸿大学
Cyber-Sicherheit im Zeitalter großskaliger Angreifer (CASA)大规模攻击者时代的网路安全(CASA)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ortmund
波鸿大学 /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
RESOLV (Ruhr Explores Solvation)
鲁尔区融合化探索
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
明斯特大学
Mathematik Münster: Dynamik – Geometrie – Struktur数学明斯特:动力学 - 几何 - 结构
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
明斯特大学
Religion und Politik. Dynamiken von Tradition und Innovation
宗教与政治,传统与创新的动力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哥廷根大学
Multiscale Bioimaging: Von molekularen Maschinen zu Netzwerken erregbarer Zellen多尺度生物成像:从分子机器到可兴奋细胞网路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柏林自由大学
Contestations of the Liberal Script (SCRIPTS)自由文字的比赛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Temporal Communities. Literatur als Praxis in globaler Perspektive时间社区。 文学作为全球视野中的实践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 柏林洪堡大学 /柏林工业大学
MATH+: Berlin Mathematics Research Center
MATH +:柏林数学研究中心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 柏林洪堡大学
NeuroCure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 /柏林工业大学
Science of Intelligence (SCIoI)智力科学(SCIoI)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
Matters of Activity. Image Space Material
活动事项。 图像空间材料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工业大学
UniSysCat
Universität Bremen
不莱梅大学
Der Ozeanboden – unerforschte Schnittstelle der Erde
海底 - 未开发的地球界面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Physik des Lebens - Die dynamische Organisation lebender Materie (PoL)
生命物理学 - 生命物质的动态组织(PoL)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Centre for Tactile Inter with Human-in-the-Loop (CeTI)
与人之间的触觉网际网路中心(CeTI)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维尔茨堡大学
Komplexität und Topologie in Quantenmaterialien (CT.QMAT)量子材料的复杂性和拓扑(CT.QMAT)
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 Frankfurt am Main /
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
法兰克福大学 / 吉森大学
Cardio-Pulmonary Institute (CPI)
心肺研究所(CPI)
Universität Bayreuth拜罗伊特大学
Africa Multiple: Reconfiguring African Studies
非洲多重:重新配置非洲研究
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耶拿大学
Balance of the MicroverseMicroverse的平衡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im Breisgau
弗莱堡大学
CIBSS - Centre for Integrative Biological Signalling Studies
CIBSS - 综合生物信号研究中心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im Breisgau
弗莱堡大学
Lebende, adaptive und energieautonome Materialsysteme (livMatS)
生活,适应性和能源自主材料系统(livMatS)
Universität Hamburg
汉堡大学
Climate, Climatic Change, and Society (CLICCS)
气候,气候变化和社会(CLICCS)
Universität Hamburg
汉堡大学
Understanding Written Artefacts
理解书面文物
Universität Hamburg汉堡大学
CUI: Advanced Imaging of Matter
CUI:物质的高级成像
Universität Hamburg汉堡大学
Quantum Universe量子宇宙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汉诺瓦大学
PhoenixD: Photonics, Optics, and Engineering – Innovation Across DisciplinesPhoenixD:光子学,光学和工程学 - 跨学科的创新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Medizinische Hochschule Hannover /Carl von Ossietzky Universität Oldenburg
汉诺瓦大学 /汉诺瓦医学院 /奥尔登堡大学
Hearing4all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汉诺瓦大学 / 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QuantumFrontiers - Licht und Materie an der QuantengrenzeQuantumFrontiers - 量子边界处的光和物质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raunschweig
布伦瑞克工业大学
Sustainable and Energy-Efficient Aviation – SE 2A可持续和节能航空 - SE 2A
Medizinische Hochschule Hannover
汉诺瓦医学院
RESIST - Resolving Infection Susceptibility
抵抗 - 解决感染易感性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基尔大学
ROOTS –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Connectivity in Past Societies根源 - 过去社会中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连通性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基尔大学
Präzisionsmedizin für Chronische Entzündungserkrankungen (PMI)精准医学治疗慢性炎症(PMI)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学
STRUKTUREN: Emergenz in Natur, Mathematik und komplexen Daten结构:自然界,数学和复杂数据的出现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海德堡大学 /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3D Designer Materialien
3D设计素材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KIT) / Universität Ulm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乌尔姆大学
POLiS - Post Lithium Storage Cluster of Excellence
POLiS - 后锂储存卓越集群
Universität Konstanz康斯坦茨大学
Forschungskolleg Kollektives Verhalten研究院集体行为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学
Die politische Dimension von Ungleichheit: Wahrnehmungen, Partizipation und Policies
不平等的政治层面:观念,参与和政策
Johannes Gutenberg-Universität Mainz
美因茨大学
Precision Physics, Fundamental Interactions and Structure of Matter (PRISMA+)
精密物理,基本相互作用和物质结构(PRISMA +)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e-conversion
电子转换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Munich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CQST)
慕尼黑量子科学与技术中心(MCQST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Munich Cluster for Systems Neurology (SyNergy)
慕尼黑系统神经学集群(SyNergy)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慕尼黑工业大学
ORIGINS: Vom Ursprung des Universums bis zu den ersten Bausteinen des Lebens
起源:从宇宙的起源到生命的第一个组成部分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
Daten-integrierte Simulationswissenschaft (SimTech)
数据集成模拟科学(SimTech)
Universität Stuttgart斯图加特大学
Integratives computerbasiertes Planen und Bauen für die Architektur基于计算机的综合规划和建筑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
图宾根大学
Maschinelles Lernen: Neue Perspektiven für die Wissenschaft
机器学习:科学的新视角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图宾根大学
Kontrolle von Mikroorganismen zur Bekämpfung von Infektionen (CMFI)
控制微生物以对抗感染(CMFI)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图宾根大学
Individualisierung von Tumortherapien durch molekulare Bildgebung und funktionelle Identifizierung therapeutischer Zielstrukturen (iFIT)
通过分子成像和治疗靶标的功能鉴定(iFIT)对肿瘤治疗进行个体化

精英研究生院

精英研究生院的宗旨是培养固定领域的博士生人才,并为其提供精英级的科学指导和一流的科研条件。此项目的核心是:在精英级的科研领域内为博士生提供授课性质的科学指导。精英研究生院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心,他们既是顶尖的科研场所,也是培养年轻科研人才的最佳平台。 SPRECHERHOCHSCHULE
项目所属大学列表
TITEL DER GRADUIERTENSCHULE
RWTH Aachen
亚琛工业大学
Aache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Science
Otto-Friedrich-Universität Bamberg
班贝克大学
Bamberg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BAGSS)
Universität Bayreuth
拜罗伊特大学
Bayreuth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African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North American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Muslim Cultures and Societies: Unity and Diversity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Friedrich Schlegel Graduate School of Literary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East Asian Stud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
Berlin-Brandenburg School for Regenerative Therapies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自由大学/柏林洪堡大学
Berlin School of Integrative Oncology (BSIO)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
Berlin School of Mind and Brain
Humboldt-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洪堡大学
School of Analytical Sciences Adlershof (SALSA)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工业大学
Berlin Mathematical School
Universität Bielefeld
比勒费尔德大学
Bielefeld Graduate School in History and Sociology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波鸿大学
Ruhr University Research School
Universität Bremen
不莱梅大学
Brem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Dresd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for Biomedicine and Bioengineering
Friedrich-Alexander-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Erlangen Graduate School in Advanced Optical Technologies
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im Breisgau
弗莱堡大学
Spemann Graduate School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Justus-Liebig-Universität Gießen
吉森大学
International Graduate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ulture
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
哥廷根大学
Göttingen Graduate School for Neurosciences and Molecular Biosciences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学
Heidelberg Graduate School of Fundamental Physics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学
Heidelberg Graduate School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the Sciences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海德堡大学
The Hartmut Hoffmann-Berling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
Friedrich-Schiller-Universität Jena
耶拿大学
Jena School for Microbial Communication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
Karlsruhe School of Optics and Photonics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
Karlsruhe School of Elementary Particle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SETA)
Christian-Albrechts-Universität zu Kiel
基尔大学
Graduate School for Integrated Studies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Landscapes
Universität zu Köln
科隆大学
Bonn-Cologne Graduate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Universität zu Köln
科隆大学
a.r.t.e.s. Graduate School for the Humanities Cologne (AGSHC)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学
Konstanz Research School “Chemical Biology”
Universität Konstanz
康斯坦茨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Decision Sciences”
Universität Mainz
美因茨大学
Materials Science in Mainz
Universität Mannheim
曼海姆大学
Empirical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ciences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Systemic Neurosciences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Graduate School of Quantitative Biosciences Munich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大学
Munich Graduate School for Ancient Studies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und Universität Regensburg
慕尼黑大学/雷根斯堡大学
Graduate School for East and South East European Studies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慕尼黑工业大学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ät des Saarlandes
萨尔州大学
Saarbrücken Graduate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ät Stuttgart
斯图加特大学
Graduate School for advance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n Stuttgart (GSaME)
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
图宾根大学
Graduate School on Learn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nd Life Course Development (LEAD)
Universität Ulm
乌尔姆大学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in Molecular Medicine Ulm
Bayerische 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
维尔茨堡大学
Graduate School for Life Sciences

TU9 联盟

TU9为德国理工大学联盟,它是德国最顶尖的九所工业大学的联合平台。TU9有广泛的学科设定, 其中的机械、电子、材料、建筑、化工、生物医学在世界上享有盛誉。TU9联盟建立的目标就是为了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教学机制,同时保证各大学间的资源共享。更多信息参见百度词条“TU9”。 成员高校所在联邦州高校性质是否博士授予权成立时间 亚琛工业大学
RWTH Aachen
北莱茵威斯伐伦州 国立 是 1870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巴伐利亚州 国立 是 1868 德勒斯登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Dresden
萨克森州 国立 是 1828 柏林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柏林州 国立 是 1770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巴登符腾堡州 国立 是 1825 达姆施达特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armstadt
黑森州 国立 是 1877 斯图加特大学
Universität Stuttgart
巴登符腾堡州 国立 是 1829 莱布尼茨-汉诺瓦大学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
下萨克森州 国立 是 1831 不伦瑞克工业大学
TU Braunschweig
下萨克森州 国立 是 1745

大学创建

德国大学教育历史悠远,特别是在中世纪就已经形成一批古老的大学,当时以神学、哲学、文学教育为主,在14-16世纪创建的大学主要如下表: 大学
建立时间
学生数量
地点
海德堡大学
1386
26,500
海德堡
科隆大学 1388 44,282 科隆 莱比锡大学
1409
29,500
莱比锡
罗斯托克大学
1419
14,000
罗斯托克
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
1456
12,000
格赖夫斯瓦尔德
弗莱堡大学
1457
20,500
弗赖堡
慕尼黑大学
1472
44,000
慕尼黑
蒂宾根大学
1477
23,500
蒂宾根
哈勒-维腾贝格大学
1502
18,500
哈雷
马尔堡大学
1527
24,000
马尔堡
耶拿大学
1558
22,000
耶拿

大学科研

德国有380多所高校,由于大学研究课题及方法的多样性,它们一直处于德国科研的核心位置。104所大学拥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其中的一个重点是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也开展套用研究及试验发展。 大学内外的科研活动联系密切。例如,对青年学者来说,高校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和教育中心;对科研机构以及致力于科研的企业来说,高校则是理想的跨学科研究平台。 德国高校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也是德国高校吸引外国学生和科研人员的一个因素。 面对国际化对德国高校的挑战,德国政府倡议开展精英计画。该计画力图通过对特定顶尖高校和机构的资助来改善德国整体科研环境。 2009年,大学的科研预算超过117亿欧元,资金主要来自公共财政,另外工业承担了约14%,还有约4%来自国外。 此外,德国还有近200所套用科学大学,它们教学和实际套用相结合的特点,满足了工业对职业培训机构的巨大需求。

大学排名

哪些德国综合大学和套用科学大学在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 德国的哪所高校最好,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而大学排名通常会作为一种实用的参考。德国大学排名是对德国大学的研究与教学质量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依据不同的标准做出的评价。而这些排名往往会采访高校在校生、研究学者以及系主任;或是交由第三方鉴定人评比;也可能通过相同指标(比如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的比较进行排列。 以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排名CHE-Hochschulranking为例,这一排名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对德国大学现状进行的评比,分别按专业、师资力量、学校软硬体设施等进行排列。 与其不同的是,德国经济周刊评选的德国大学排名Wiwo-Ranking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视为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鉴于此,这一排名的评比方法也有所不同:约500名德国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每年都会得到请求,评价哪些德国综合类大学以及套用科学大学可以为学生的工作和事业做出最好的准备。 这一排名的考察重点是专业与实践的结合的程度,其中重点考察的学科是与经济有关的专业,如国民经济学、企业经济学、法学以及机械制造。除此之外,信息学、经济信息学、经济工程、电气工程和自然科学也被列入了排名范围之内。

社会批评

专注于可收回经济的科学研究
联邦政府推出卓越计画以应对2000年欧盟的里斯本计画,即欧盟成员国承诺加大在教育和研究系统的投资,以使欧洲在2010年能具有世界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型经济。 批评者说,该计画从根本上将科学与经济的可收回性绑架,并因此削弱未来全新学科的出现,同时也损害了科学自由。Hubert Markl的说,“这会成为最浪费时间和经历的倡议计画”。 加强研究,削弱教学
卓越计画资金2006至2017年期间总共46亿欧元(第一轮19亿欧元,第二轮27亿欧元)。而其中2011年至2020年“教学质量协定”的资金只提供了约2亿欧元。批评者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起,导致越来越多的德国大学开始收费,损害学生的经济收益,因为大学只有在选择性领域的研究支持(第三方基金),教学和学习的资金基本上已经冻结。 随着德国,欧洲和全世界的大学之间的竞争,这种举措将加剧。 这最终导致二级高等教育体系的细分,从而将区分“精英”和“大众”。 一方面是硕士生的尖端研究,另一方面确实一味面向劳动力市场、与快速的培训类似的本科教育形式,教学质量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微乎其微。 短期规划
以第二轮获得和第三被剥夺精英大学称号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和哥廷根大学为例,大学在规划更高的教育水平没有确定性:为可持续竞争力发展的“卓越大学”的标签五年短时间内被删除,尽管其概念仍然在高质量的研究和教学中执行 - 如果所有可测量的 - 相信仍然存在。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失败,不是因为其“被专家高度赞扬” 的未来理念,而是因为这所大学在第一个五年中没有建立起一个被认为是为合资格的集群(跨学科研究网路)。 这意味着没有第二个支柱,没有入选新一轮精英大学的资格。 只是卡尔斯鲁厄大学和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合并,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模型,因为联邦政府(内阁默克尔)希望顶尖的研究工作能重新进入大学。 2017年第三轮卓越计画后会发生什么,目前还不清楚。 时任联邦教研部长的安妮特·沙范(CDU)表示,作为一个科学推动计画,联邦和各州政府希望能至少一次评审能持续十年时间,而不是五年、五年......并且联邦推动资金将被永久的“设定”,而不是临时的“倡议”,然而,这需要宪法修正案,这会影响到各联邦州的自主权。 卓越倡议最坚定的批评者之一是乔治·特纳 “对所提供的成绩判断的混乱,和据此建立的计画和治理方案,会导致不相干的结果。 2017年这轮精英大学计画结束的时候,德国大学系统将陷入困难资助凝固期。 这意味着比20世纪70年代最荒唐的项目还要更多的伤害。“ --- 乔治·特纳 给“非精英大学”带来质量损失
德国高等教育体系被划分。 没有荣膺“精英大学”称号的大学的工作,由与现时的“精英”和“非精英”阶层划分将加剧。 大部分学生当然喜欢精英大学,相比于一般大学,甚至即便教授必须只有一半多,也喜欢它。 除了减少的国家资助,非精英大学在第三方资助上也会遇到困难。 从整体上,精英计画导致了整个德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损失。法兰克福评论报在2012年最新一轮精英大学评选结果公布后写道,“为了几十亿欧元补贴资金的竞争,与高校在有效组织中管理和像商业企业在全球市场研究定位的努力,是有代价的:站在赢家阴影里的现在是一组失败者,他们缺乏证明自己存在的论据。他们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即使他们急需给220万学生在德国的一个很好的教育。这是负面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