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宝螺种类 黄宝螺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1-07-21 13:34:03 1055
黄宝螺详细资料大全 黄宝螺(学名:Moaria moa)头部发达呈筒状而稍扁,吻和水管都比较短,触角长锥状。贝壳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螺旋部至成体时几乎消失;壳面平滑而富有光泽,表面镀有一层珐瑯质,颜色

黄宝螺详细资料大全  

黄宝螺(学名:Moaria moa)头部发达呈筒状而稍扁,吻和水管都比较短,触角长锥状。贝壳呈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螺旋部至成体时几乎消失;壳面平滑而富有光泽,表面镀有一层珐瑯质,颜色为浅黄至深黄,常带有灰色。壳口狭长,在壳体背面的中央线上呈缝状,甚窄,其长度几乎等于壳长,两唇具齿;外套膜和足都十分发达,一般具有外触角,生活时外套膜伸展将贝壳包被起来,成体无厣。雌雄异体。

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暖海区,从潮间带至较深的岩礁、珊瑚礁或泥沙海底均有其踪迹。为肉食性动物,主要以珊瑚动物,其他如海绵、有孔虫和小甲壳类动物等为食。

宝螺种类 黄宝螺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学名:黄宝螺拉丁学名:Moaria moa moa、Cypraea moa别称:货贝界:动物界门:软体动物门纲:腹足纲目:中腹足目科:宝螺科属:货贝属命名及年代:Linnaeus 1758英文名称:Money Cowrie 外形特征,分布范围,栖息环境,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实用价值,

外形特征

黄宝螺长10-45mm,贝壳坚固,壳厚,微扁平,有棱角,壳缘有时会有很厚的滑层,特别是位于背部;有时滑层薄,几乎没有棱角。壳口窄,唇齿不多,但短而强。壳表底色为淡黄色,三条灰蓝色带横贯壳底,及一条不明显的金黄色细环纹,侧面及腹面的颜色比背面浅,壳缘壳底和齿为白色,通常稍带黄色。两唇很厚向内卷,唇缘厚,边缘具齿纹,齿粗壮。无厣。成年个体的螺旋部极小,一般埋于体螺层中,吻和水管都比较短。外套膜和足都十分发达,一般具有外触角。生活时外套膜伸展将贝壳包被起来。宝螺的身体可以全部缩入壳内。

分布范围

分布于热带印度洋,太平洋,菲律宾宿务岛(CebuthePhilippines),澳洲西部的亚伯洛赫(Abrolhos)及西澳到新南威尔斯北部、日本地区的房总半岛及山口县以南。中国海南省、台湾北部、东部。

栖息环境

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暖海区,从潮间带至较深的岩礁、珊瑚礁或泥沙海底均有其踪迹。完全为海产。生活在珊瑚礁附近,水的温度不得低于15℃(除极少数例外)。在海洋中可以下潜的最大深度为800米。昼伏夜出,白天隐藏在岩石和珊瑚的裂缝和小洞穴里。

生活习性

宝螺科的动物,行动缓慢,怕强光,白天蛰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黄昏时外出觅食,是肉食性的种类。大多数种类营自由生活,行动缓慢,据记载,行动快的每分钟可向前爬行15厘米,慢的向前移动仅约7厘米。当潮水每天有规律的退出后,宝螺类多隐藏到礁石块下面、洞穴内或藻类丛生的阴暗处。它们是昼伏夜出,每到黄昏夜幕降临后,它们便爬出来活动,所以,白天很难采到生活的宝螺,但当夜间再到海滩珊瑚礁盘间采集时,便很容易采到生活宝螺。 当夜间它们出来活动时,它那绚丽多彩的外套膜,便从壳口出来向两侧伸展覆蓋整个贝壳,同时,外套膜上美丽似花的各式各样乳突起也伸了出来,其长椭圆形发达的足,也同时从壳口出来,爬行于珊瑚礁盘上或附近的沙滩上,缓缓向前爬行寻觅食物或寻配偶。 它们主要以珊瑚动物为食,此外,海绵、有孔虫和小的甲壳动物等,也是它们猎取食物的对象。进食时,主要依靠一个较窄长的齿舌进行活动。它们还有一个奇特的习性,当四处爬行时,或翘起尾巴,然后又突然放下,这也是一种防御手段。

繁殖方式

雌雄异体,产卵季节多在3-7月,卵一般产在珊瑚洞穴,空贝壳及阴暗的地方。母贝产卵后并不离开卵群,有看守卵的习性,仍卧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护,直到孵化为止。

实用价值

宝螺集食用、玩赏和装饰为一身,深得人类喜爱。虽然肉可食用,但因其贝壳质优价高,采集者往往不肯将它砸碎食用,而是采到后将它埋于沙内,待它肉体腐烂后洗净售壳。T65 中国古代钱币 黄宝螺也叫货贝,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动物的贝壳小型坚固,略呈卵圆形,背部中央高起,两侧坚厚而低平,可用以装饰和玩赏。历史上世界各地都曾用它作为货币流通使用。中国1981年发行了一套中国古代钱币邮票,其中第一枚上就有一枚货贝币,纪元为公元前十六——十一世纪,可见历史之久远。在汉书食货志上曾详细的记载有货币的五种品级和它所等同的纹银的价值:"大贝四寸八分以上,直钱二百一十文,二贝为朋;牡贝三寸六分以上,直钱五十文,二贝为朋;么贝二寸四分以上,直钱三十文,二贝为朋;小贝一寸二分以上,直钱十文,二贝为朋;不成贝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文是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