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和周武王的关系 周幽王被儿子周平王害惨了 国家都丢了
周幽王被儿子周平王害惨了 国家都丢了
周幽王死后,周平王姬宜臼让牛车把王宫里的家私从镐京拉到洛阳,老牛哼哧哼哧从西向东走了不少路。西周就成了东周。
姬宜臼搬家是因为想离开镐京这块伤心之地。
周幽王一心一意爱褒姒的时候,没少找他的茬儿,把他的太子帽子摘了给褒姒的儿子。至于他的妈妈申后,正妻帽子也给褒姒抢了。姬宜臼再不逃就没活路了,于是一路狂奔,到了外公家,外公申侯住在西北边境,与犬戎熟,见到外孙受欺负,这还了得,一招呼,犬戎就跟着来闹腾。
周幽王就这么呜呼了。
申侯联合几位诸侯把姬宜臼捧成周平王。这样一来,这娃成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贵人。
但是,也没啥好开心的,因为他也就捡了几根棘手的棍子在大海上漂啊漂。此时的诸侯谁也不服谁,但是他们心中倒有个共同的梦想――当老大。不过梦想总是远离现实,想做老大需要不懈努力,躺在枕头上空想除了长一身赘肉,出不了什么成果。
他们的生活也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优哉游哉,稍有差池便被挤下东周的牛车,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因此,人才流动就成了普遍现象。卫国人在晋国做相国,秦国人在郑国带兵打仗,挺正常,谁有能耐,谁来,大门敞开着。
周幽王和褒姒
这倒不是说诸侯们真虚怀若谷,他们是被现实逼的。那时的娱乐活动也不多,他们一合计:来个春秋争霸赛怎么样?
行!
于是,霸主们就这样产生了。
这会儿也没周天子啥事,谁争了第一,就给谁送点赏赐,慰问一下。得胜的这位爷一拱手,道声“多谢”就完事了。诸侯们争霸争得忙,给他们出主意的更忙。
这不,路上尘土飞扬,怀揣着新鲜主意的人们赶着和他们见面,倾诉满腹心里话。诸侯们听着各种主意,心里也起起伏伏。这时就要看人品了,人品好的,捡着好主意,人品差的,被人忽悠。结果呢,差别就来了,今儿这位是霸主,明儿霸主帽子又戴在了别人头上。
于是,天地间风云变幻莫测,要不怎么叫春秋呢?阴晴那个不定,战争那个不断。

周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