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作文(1000字左右)

火烧 2023-03-28 18:37:11 1065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作文 1000字左右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作文 1000字左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作文(1000字左右)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作文(1000字左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核心价值观.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了理想信念、民主法制、忠诚爱国、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谐文明、敬业奉献、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宽厚相容、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十二个方面.
任何价值观都存在于社会之中,体现在社会之中.在古代的中国,国民以忠君爱民为本,历史上出现了家喻户晓的岳飞、包拯、文天祥等人物.他们忠诚爱国、公平正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革命时期,为了新中国的成立,革命战士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让我感动.“风暴海燕”徐特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为了可爱的中国”的方志敏,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烈士.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连年的战争,百废待兴,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全国人民热血沸腾,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和大建设中.袁隆平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李四光“打破中国贫油论”.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创新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岗村“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无意间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因此创造了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的人口的奇蹟.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使农民奔小康的热情空前高涨.经过了几十年的辛苦建设,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文明、民主、独立,自强的社会主义国家.随着社会的变革,我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中,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也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这些都反映了某些人的价值观取向,我们是新中国的阳光少年,我们要努力学习,确立远大的理想,树立正确的人观、价值观,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勇于发现,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团结协作,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富强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我们追求的民主是人民民主,其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也是创造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政治保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是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1-4]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其价值取向是不断实现实质平等。它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该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文章

在2月12日《人民日报》头版的显著位置,正式公布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这24个字,浓缩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的“中国梦”提供了理想信念上的精神支撑。
这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提出,其内涵可以说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又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的时代最强音,一定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从而在广大人民之中得到积极的回应。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可以从价值层面为深入回答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为社会长远、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价值遵循,为制度设计、决策部署、法律制定提供最终价值依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白了就是gcdzg和中央政府提出的“中国梦”的具体体现。而所谓的“中国梦”,也就是全体中国人的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既实在具体,又鼓舞人心,昭示了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最终实现“中国梦”!
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重叠交织,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较之以往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也使社会公正问题更加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的这24个字对我们要宣传什么、弘扬什么和遵守什么给予了清楚、全面和正面的回答,既有针对性又立足长远。可以说,标杆树立了起来,剩下的就是如何做怎么做好的问题了。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涉及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显然个人是基础,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健康和谐发展。
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举措,也是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千秋基业的战略任务。
只有建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每一分子才能明白自己在这个时代肩负的重大任务,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职业操守。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集伟目标,既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需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需要倡导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需要确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道德风尚,从而带动整个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如何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自上而下以行动倡导,这是核心价值观有无生命力的关键。不能让下面照着做,上面置身事外,甚至逆着来。国家教化的基础是党 政机关和公务人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西京平的话说“干在实处,走在前面”,除此都是死路。
正民先正官,正国先正党,上面乌烟瘴气,“精英”鸡鸣狗盗,却要求小民人人君子,下面风清气正,上下没有良性互动,难以想象的格局。

①树立崇高理想,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遵纪守法,崇尚公平,维护正义;
③培养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负责任的公民。

如何倡导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志,则国志”。作为新时代的中小学生,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去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许现在的我们翅膀还是稚嫩的,谈不上为国贡献,谈不上敬业奉献,但作为中小学生我们能做的还很多很多。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司机”吴斌,城市的美丽不再侷限于山水风景,更在这一批批道德模范的身上彰显。一个瘦弱的女性用双手托住高空坠落的孩兹,一个坚强的司机用危难时刻的冷静拯救一车的乘客,普通人身体里迸发出的惊人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了惊人的力量。
在学校里,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要把文明礼仪意识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走文明路、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的好风尚,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我们的校园。我们不仅要争做道德高尚的学生,而且也要做有教养的人,个人独处则超脱自我,能管好自己的心;和人相处则与人为善,能管好自己的口。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品德修养,埋头读书,抬头做人,争做品德高尚、富有教养的文明学生。
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我要争取做最美的中小学生,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学好各门功课,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自己的将来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怎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认识,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大战略任务
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着眼当前、面向未来,河南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任务。
越是转型加快,越要凝聚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既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也导致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协调利益关系、凝聚社会共识难度加大,稳定社会心理、维护社会和谐难度加大,引领社会思潮、形成良好风尚难度加大。河南省同全国一样,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社会变革,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速。这些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影响。转型的阵痛和成长的烦恼交织叠加,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人们在价值认同上的最大公约数,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坚持导向。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国内思想文化领域杂音、噪音时有出现。尤其是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借助网路造谣传谣、炒作热点话题、散布负面有害言论,误导群众。越是风高浪急,越要紧握航舵;越是声音嘈杂,越要去伪存真。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只有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导向,才能廓清迷雾、找准方向,才能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元中立主导。
越是任务艰钜,越要提振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实际,作出了坚定总座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的战略谋划,奋力推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国家战略,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巨集伟目标,让中原在实现中国梦的程序中更出彩而努力奋斗。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开创前所未有的事业,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提振精神、鼓舞斗志,形成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找好载体,在坚持知行合一中有效推进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河南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思想方法,坚持知行合一,以文明河南建设为载体,从道德建设、法治建设、诚信建设和服务型机关建设入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取得了良好成效。
加强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知”是“行”的思想指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做好“知”的工作。“知”的过程,就是宣传普及的过程,就是增强认知认同的过程。为此,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大力开展舆论宣传,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统筹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社会宣传和文艺宣传,深入持久、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活运用“讲故事”等宣传方式,精心做好重大典型、凡人善举的宣传报道,形成强大舆论场。利用手机报、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办好“精彩河南”“文明河南”等官方微博,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角度关注、多终端呈现。
—组织开展“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公益广告大赛,在各级各类媒体以及机场、车站、广场、建筑工地等公共场所和公交车、计程车等交通工具上,广泛投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仅今年上半年,全省报纸刊发公益广告1337.75个版面,广播播出20.1万分钟,电视播出18.65万分钟。
—以“科学理论进基层”为抓手,采取分众化、物件化、互动化方式,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开办一批市民文明学校、务工人员文明学校,举办道德讲堂、文明讲堂。组建百姓宣讲团,用身边人、身边事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以党员干部为重点,抓好县级以上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通过专题培训、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着力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融入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
—坚持从小抓起、从校园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社会实践之中。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和“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文化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开通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网上展馆,引导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文化为依托,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活动,组织实施“中原人文精神精品工程”,推出电影纪录片《永远的焦裕禄》、电视连续剧《大河儿女》、戏剧《红旗渠》等一批新作佳作,使人们在艺术享受中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薰陶。组织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群众文化活动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日常文化生活中。
注重实践养成,规范行为举止。“行”是“知”的实践转化。河南省以典型示范为引领,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制度建设为约束,努力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实践中,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我们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理顺先进典型发现、宣传、推广机制。设立善行义举榜、河南文明勋章,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宣传。组织开展道德模范、河南好人评选表彰活动和“感动人物”“最美人物”“文明人物”等系列人物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2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总人数名列全国第一。
—围绕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经营、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6个方面,在全省广泛开展“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主题系列活动,从细节入手、从点滴开始、从实处用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利民惠民为根本宗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建立活动中,深入推进城市创“三优”(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活动、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和“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
—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省志愿者人数近500万,志愿服务组织近4000个,在公共场所、视窗单位和社群建成“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2280个。以邻里亲、邻里帮、邻里和、邻里美、邻里乐“五在邻里”为载体,大力推进社群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志愿者”活动,总结提炼了“志愿郑州”“友爱洛阳”“微笑焦作”等具有城市特色的志愿文化。
—修订完善河南省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办法和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权重和比例,促使各类精神文明建立活动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上求实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为规范和行业规范中,对全省各地各行业的《市民文明公约》和《行业文明行为规范》进行修订完善。
—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共信用资讯系统平台,开展诚信企业示范建立“百千万”工程和建立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城市活动,凝聚社会诚信建设正能量。探索建立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公示制度。
总结经验在开拓创新中落细落小落实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路上,还有很多问题等待破解。河南省坚持系统布局、多策并举、整体发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做法,为下一步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树立大宣传工作理念,形成工作合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重大职责,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但要把这项工程搞好,仅靠宣传思想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全党动手、各部门联动、全社会行动,构建大宣传格局。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努力探索协同联动机制,建立起党委领导、部门负责、社会组织协作支援、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铸魂工程,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和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铸魂工程,既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主体、这个根本,又离不开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我们以宣传引导、制度约束等为抓手,强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使其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量。以搭建活动平台、创新活动形式等为切入点,吸纳群众智慧、体现群众意愿、符合群众口味,引导人民群众唱主角,使其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力量。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强化制度支撑,构建长效机制。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工程,不仅要靠思想教育、实践养成,更要用机制管长远、求长效。在实践中,我们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贯穿落实到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长效化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社会环境。

发挥精神文化产品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一切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活动,都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加强对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样式的引导,让不同型别文化产品都成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动载体。加大对优秀文化产品的推广力度,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动、经典作品阅读观看活动。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坚持文艺评论评奖的正确价值取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均等优质的文化产品,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写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文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著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薰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络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建立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文500字左右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各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深深影响着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是世界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是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给我们美好的前景。这是信念理想,如同心中的灯塔,不屈脊梁。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有理想者就有一个“大写的人”。夏明翰在他短暂的革命生涯中,抱着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为真理以身殉志,为理想视死如归,为我们后人树立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江姐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所展现出来的铮铮铁骨,再次证明信仰的力量多么伟大,人格的力量多么坚强。历史证明,信念理想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生存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宝贵因素,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唯有民主法治,方能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跨越千年,大道曾是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当代的中国,民主是社会不懈追求的政治理想,法治是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最高权威,作为约束所有社会成员的根本规范。“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引领我国的政党民主法制制度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光明。
再论爱国,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培育了无数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从屈原忧虑的眼神中,我们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和刚烈,他对祖国的无比忠诚。从岳飞的戎马一生,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爱国精神和“无愧”之心。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他那“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民族气节。从钱学森“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伟大精神中,我们能看到他义无顾地回到祖国,开创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从闵恩泽院士“国家需要”四字如明灯照耀着他的创新之路,他燃烧了自己,把才华和成就献给了祖国,照亮能源产业。新时代的爱国主义不需要那么多血与泪的牺牲,要的是更多的平凡的付出和奉献,是尽职尽责、克勤克俭的努力和奋斗。
当代中国青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祖国繁荣富强,继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看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在一片废墟中,哪里最危险,哪里有艰难,哪里有险阻,哪里就有我们的钢铁长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的身影,他们是新时代祖国的脊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还有今年的玉树大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抢险中大批地中国青年志愿者用自己的满腔热情,谱写动人的新篇章,用自己的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续写历史的丰碑。
我们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是早晨的阳光,朝气蓬勃;是奔涌的激浪,豪情万丈;是高飞的雄鹰,勇往直前。历史赋予我们新生命,我们就应该刻苦努力,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时刻准备着,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集伟目标,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信念理想的追求,爱国主义的展现,和谐文明的构造,敬业爱岗的奉献,这些都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维系中国社会的繁荣与昌盛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努力学习,躬身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我们的满腔热血,用我们的才华和成就,不断谱写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共同推进我们的伟大事业,让中华民族恒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的作文(1000字左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