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脸红是装不出来的 人为什么会害羞
人为什么会害羞
或许是对表情感知能力偏弱,无法识别他人的情绪暗示而感觉焦虑或警惕;也可能是遗传基因的问题,一般而言,携带异变短基因的人易于害羞,对压力也更为敏感。我们常把内向型的人等同于害羞的人,其实不然,羞涩的人确实更有可能是内向型的人,但内向型的人不全是害羞的人。当绝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其实,害羞是一种正常反应。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威廉·加德纳教授说:“它是人类性情表现的一方面。”
生理背景知识:关于“5-羟色胺”

5-羟色胺是人脑中有用的一种神经化学物质,它的作用主要是传递神经信息。5-羟色胺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比如人的喜怒哀乐、睡眠、食欲等。当5-羟色胺浓度过高时,人会产生过度兴奋现象;如果5-羟色胺浓度过低,又会产生一系列精神和心理上的病态,比如焦虑,惊恐,最主要的是抑郁情绪,从而引发恐怖症、强迫症等。
正文:
众所周知,在植物界有一种会害羞的草,只要用手轻轻碰一下,它的枝叶就会马上合拢,随后又会慢慢还原。这种神奇植物为什么会“害羞”呢?原来,含羞草叶柄下有一个叫“叶枕”的鼓包,里面含有充足水分,当你用手触摸它的叶子时,叶枕中的水马上流向两边,叶枕瘪了,叶子就垂了下来。
而在人类社会,也有人会因为做错了事而感到害羞,难道人类也有害羞“叶枕”吗?近日,美国科学家揭开了人类害羞背后的秘密。
一款古老又不过时的肥皂泡实验,能把喜欢探索和害羞的孩子区分开。
在鲍登学院实验室,孩子们正在玩一款古老又不过时的肥皂泡游戏,这是心理学家萨姆·普特纳姆设计的实验,这个游戏能把喜欢探索创新的孩子和那些腼腆的孩子区分开。
虽然实验道具很普通,只是从廉价物品商店买来的肥皂泡沫和万圣节才用的恐怖面具,但是实验本身却很有意义。在实验室里,当工作人员戴上骷髅面具时,孩子们的确表现各异。有的孩子高兴地大叫,欢天喜地地冲向肥皂泡沫;而有的孩子则悄悄地躲在门后,看着别人又疯又闹;还有的孩子被吓得大哭起来。
这一切表现都被心理学家普特纳姆一一记录下来。他研究的意图就是,找出我们中间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新鲜事物,而有的人却喜欢墨守陈规;为什么有的人勇于创新,而有的人追求安逸。
许多科学家认为,害羞之谜也许就存在于这些难以捉摸的性格差异中。害羞的人通常具有目光游离、总爱耸肩和远离人群的姿态,这是一种看上去很痛苦、很糟糕的状态。儿科教授威廉·加德纳说:“我将害羞当作人类性情正常范围内的一部分。”
但是,在科学家和那些极力逃避社会的人眼中,他们对害羞的正常范围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决定一个人是否害羞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该将如何面对这个问题?通过行为研究、大脑扫瞄甚至是基因测试,研究人员逐渐了解到,害羞是一种复杂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