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翼然临于泉上者的翼然 于泉(军事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1-05-22 14:03:47 1078
于泉 军事人物 详细资料大全 于泉,原名孙福朋,男,汉族,1926年11月出生于荣成市桥头镇雅格庄村。曾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基本介绍中文名:于泉别名:孙福朋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26年11月 人物
翼然临于泉上者的翼然 于泉(军事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于泉(军事人物)详细资料大全  

于泉,原名孙福朋,男,汉族,1926年11月出生于荣成市桥头镇雅格庄村。曾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

基本介绍

中文名:于泉别名:孙福朋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26年11月 人物事迹,获奖功勋,

人物事迹

于泉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中共有兄弟姊妹5人,全靠父亲给地主种田、看管西瓜地维持全家7口人的生活。他和兄长边念书边帮父亲看护瓜田。于泉读完国小五年级,由于父亲供不起学费,12岁那年他失学在家,自学了六年级的课本,渴望能继续求学,但因家穷未能如愿。 1938年,荣成一带正处于开展抗日救国活动时期。于泉和哥哥经常听到乡亲们说起,只有共产党才能建设新中国。12岁的于泉就到了荣成县抗日剧团。1938年7月,于泉正式入伍,成为一名小八路。他在剧团里演戏,成了小演员。由于他聪明好学,服从指挥,深得团长的喜爱,又当了一名小通信员。于泉工作不忘学习,在每次文化测验中总是取得优秀成绩。由于革命的需要,胶东电台需要报务员,于泉被送去学习报务。他克服种种困难,刻苦学习,在训练中专心致志,收发报技能成了全班的尖子。在部队两年多的锻炼中,他的觉悟不断提高,1940年3月,年仅14岁的于泉很快成为一名少年gcdzg员。 于泉在通信工作中很投入,他的发报技能尤为突出,深受领导和同行的称赞。1940年8月,于泉在胶东北海军分区电台任报务员。1943年7月,他奉调14团任电台报务员。1944年,一次战斗中,他奉命转移电台,在途中黑夜伸手不见五指,于泉不幸掉入深坑,腰膝腿背都受到损伤,但他仍坚持战斗,圆满地完成了通信任务。 1945年8月,日军投降后,于泉随部队进军东北,任庄河政治部电台台长、大连市公安总局电台台长。1947年,他奉命调辽南军区独立一师司令部三科任科长、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124师通信科参谋、副科长、科长。期间,参加了鞍山、营口、锦州、塔山、长春、辽沈、辽西和河南安阳等战役战斗。 全国解放后,于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2军124师通信科科长。1950年10月19日,于泉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1952年11月,他回到祖国,任42军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1953年12月,他调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高级通信学校训练部通信勤务系副主任。1954年,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通信学校通信勤务系主任、1956年6月升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1959年,于泉调任总参谋部独立通信一团参谋长。1961年,他调任总参谋部西安独立通信十团团长。1969年11月,于泉调任总参谋部通信工程技术学校训练部副部长。1975年7月,于泉调任总参谋部重庆通信技术学校副校长。1978年11月,于泉调兰州军区司令部通信部任部长。1983年2月,他调任青海省军区副司令员。 1984年2月,他离职休养。1999年2月,于泉因病逝世,享年73岁。

获奖功勋

于泉于1955年8月被授予少校军衔,1965年5月晋升为中校军衔。1957年6月,他曾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他荣获三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