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八卦掌任致诚 八卦掌拳术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简介

火烧 2023-01-03 04:53:47 1063
八卦掌拳术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简介 清朝人物中文名:董海川别名:董明魁国籍:大清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朱家务村出生日期:1797年逝世日期:1882年职业:武术家主要成就:威名震河朔

八卦掌拳术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简介  

清朝人物

中文名:董海川

别名:董明魁

国籍:大清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朱家务村

出生日期:1797年

逝世日期:1882年

职业:武术家

主要成就:威名震河朔创立和传播八卦掌

董海川家庭背景

董海川(明魁)祖父董博轩为董家十三代迁居河北文安朱家坞村,有二子:董守兴,董守业。

其父董守业有三子:长子德魁,次子明魁,三子武魁。董海川幼时与堂兄董宪关系甚密,董宪喜文善武,必尽其术。受其影响,董海川嗜武成癖,与董宪形影不离,常往来雄县与文安以武会友。早年便在河朔地区响有威名。听长者讲,明魁幼时聪明过人,嗜武成癖,终日研文武二途,家传武艺一点既通,并秉性刚直,疾恶如仇,时为贫弱者打不平。青年时认求真谛,行走江湖,云游四方为不给家乡族人招惹麻烦改名“海川”容纳江海百川之意。清嘉庆二年农历十月十三日,董海川出生在直隶文安县朱家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董氏家族于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至河北藁城,后分化出很多支系,其中一支迁至河北雄县开口村,到了董继德这一辈,董氏家族再度迁居文安县富管营村,后因屡遭水灾,移居朱家务,从此安定下来,繁衍生息。

(历史3xm.com.cn)

董继德有两个儿子,其中之一便是董海川的父亲董守业。董守业务农为生,也有人说他担任乡间的私塾先生,还有传言说他潜心研习少林武术。如今,各种传闻已经无法考证,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父亲在武术上的造诣绝没有儿子董海川高。董守业有三个儿子,老大德魁;老二明魁,也就是董海川;老小武魁。

董海川人物生平

生于清代清嘉庆三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年轻时求功名未成,立志博学众家之长。于清道光五年(约1824年),时年26岁远游吴越巴蜀,以武访友,历险搜奇,一去十三载。于道光十八年,年近四十余回归故乡,已改青年时之刚烈。朝夕习练揣摩,传授族人。时常外出数日,家人不知何为,问言访友。

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臂力过人,擅长技击。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于他乡。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有传为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其实系太平天国所派卧底探子,与慈禧太后身边近身侍卫交厚[该侍卫功力极深,后被追杀潜逃],宫内消息由该侍卫传递给董海川)

董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临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迁葬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后世编有多种崇尚董海川武功的传奇故事,其中以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影响最广。该书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给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渊源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文安县(河北),2016年1月29日 (体育)董海川祖居纪念馆建成董海川金箔泥塑像 1月29日,在河北省文安县董村管区朱家务村,董海川第六代后人为来访者介绍董海川事迹。为纪念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1797——1882年)、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八卦掌,文安县以董海川祖居为基础,恢复祖居旧貌,并修建宽1米、高1.2米的董海川金箔泥塑坐像。

八卦掌任致诚 八卦掌拳术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简介

董海川武术经历

名手出冀中

董海川少时家贫,少年时在乡间曾习武术,后离开家乡,小时候,董明魁跟“威名震河朔”的堂兄董宪

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他向堂兄学习武技,二人常往来雄县与文安以武会友。董明魁身体健壮,力量惊人,两只胳膊长得也比一般人长,很多古书记载他的双臂“下垂过膝”。到十六七岁的时候,因为家境贫寒,明魁无法继续深造学业,他于是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对武功的钻研上,功夫不负苦心人,明魁打下了深厚坚实的功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