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探花陈庆之图片 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陈庆之简介
白马探花、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陈庆之简介
南北朝人物中文名:陈庆之
别名:陈子云
国籍:南朝梁

民族:汉族
出生地: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
出生日期:484年
逝世日期:539年
职业:军事家
主要成就:攻取涡阳、孤军攻取洛阳
(历史3xm.com.cn)性别:男
陈庆之人物生平
庶族出身史书中并没有记载陈庆之的出身,陈庆之可能是个庶族读书人或者小官吏(萧衍后来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写“本非将种,又非豪家”)的儿子。
天监元年(502年),萧衍受禅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权,是为梁武帝。年仅十八岁的陈庆之被任命为主书,期间散尽钱财,招集将士,常想有一天能够为朝廷效力。
中年领兵普通六年(525年)正月,陈庆之41岁始领兵,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并请求梁武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应。回军后,陈庆之任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并率2000人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同年五月,魏遣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2万来拒,设置防御工事。元延明先遣其将丘大千筑垒,以切断梁军的进军路线。陈庆之进逼其垒,魏军一鼓便溃。六月,萧综乘夜离开梁军投降北魏。天亮后,梁军找不到萧综,却听见魏军在城外说:“汝豫章王昨夜已来,在我军中,汝尚何为!”于是梁军溃散了。魏军进入彭城,乘胜追击梁兵,重新夺取了之前被攻占的城池,一直到宿豫才返回。梁军损失十之七八,只有陈庆之斩关夜退,所辖的部队全部生还。
普通七年(526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李长钧筑两城以拒之,陈庆之攻拔两城。十一月,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52城,获75000人。陈庆之转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战涡阳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陈庆之与领军将军曹仲宗联合进攻北魏涡阳(今安徽蒙城)。同时,梁武帝萧衍诏寻阳太守韦放领兵与曹仲宗等会师。时韦放军营垒未立,北魏散骑常侍费穆率军突然到达,韦放仅有200人,但士卒殊死奋战,以一当十,终于把费穆军击退。魏孝明帝元诩复派将军元昭率军15万(一说5万)增援涡阳,前锋抵达距城40里的驼涧。陈庆之意欲前往迎战,但韦放认为:“敌人的前锋部队必然是精锐部队,如果和他们战斗中胜利,也不足以成为功绩,相反,如果战斗失利的话必然给我军士气造成不利影响,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以逸待劳,不如别去攻击”。陈庆之却说:“北魏的士兵从远方而来。现在肯定已经疲惫不堪了。他们离我军那么远,必定对我军不会有疑心,趁他们队伍还未整齐,人员还没聚集,应当挫其锐气,出其不意,没有不胜利的理由,况且我听说敌人的营寨附近,树林非常的茂盛,所以他们一定不会夜出,各位如果存在顾虑,那就让我独自领兵攻打他们吧。”于是陈庆之率麾下轻骑200人突袭元昭军,破其前军,魏军震恐。陈庆之又乘胜与各军连营而进,背靠涡阳与魏军对峙。
两军自春至冬,交战上百次,将士劳苦不堪。这时,传来魏军在梁军阵地后兴筑营垒的消息,梁军军心有些动摇。曹仲宗等恐腹背受敌,欲撤军。陈庆之闻后,立节仗于军门,慷慨陈词地说:“我们到来这里,已经过了一年了。耗费的军粮兵器巨大。士兵们没有战意,都想着退兵,怎么是为了功名?只是为了聚集在一起抢劫而已。我听说过置之死地而后生,需要等到敌人聚集到一起然后与之战斗。你们想要班师,我另有密诏,你们几天想要班师违反密诏的话,便依据密诏处罚。”曹仲宗听从了他的意见。
时魏军以掎角作十三城,欲以控制梁军。陈庆之在夜色掩护下,出动骑兵突击魏军,连克4个营垒。涡阳戍主王纬闻讯,以城降梁。其余九城,兵甲犹盛。韦放在投降的魏军中挑选30余人予以释放,让他们回去,到魏军各营垒报告涡阳陷落的消息。同时,陈庆之率军随释放的魏军士卒之后,擂鼓呐喊攻击。在梁军的凌厉攻势下,魏军剩下的9座城堡也先后溃败。梁军乘势追击,大败魏军,俘斩甚众,涡水为之断流,又降城中3万余人。梁武帝诏令以涡阳之地设置西徐州。梁军又乘胜进至城父。
北伐北魏大通二年(528),北魏发生内乱,镇压叛乱的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室,魏北海王元颢以本朝大乱为由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帮助他称帝。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梁武帝以元颢为魏王,并以陈庆之为假节、飙勇将军,率兵7000人护送元颢北归,元颢遂于睢阳城南称帝。授予陈庆之使持节、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