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武庙十哲争议 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简介

火烧 2022-10-11 21:34:47 1072
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简介 年龄战国人物中文名:卜商别号:子夏、卜子、卜子夏国籍:中国-东周-晋国民族:中原族出生地:晋国温地 今河南温县 出生日期:公元前507年死日期:不详职业:莒父宰,教授结业院校:孔

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简介  

年龄战国人物

中文名:卜商

别号:子夏、卜子、卜子夏

国籍:中国-东周-晋国

民族:中原族

出生地: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

出生日期:公元前507年

死日期:不详

职业:莒父宰,教授

结业院校:孔门

信奉:儒学

重要造诣:相传《诗》《年龄》等书,均由他教授上去

卜商人物平生

子夏(前507-?):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卜师长教师”,年龄末晋国温人(今河南温县)(尚有魏人、卫人二说,近人钱穆考定,温为魏所灭,卫为魏之误,故生二说),孔子的有名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是孔子后期先生中之佼佼者,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

子夏为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获得孔子的赞同,如其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预先素”,他马上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以后)的结论,孔子赞曰:“起予者,商也!始能够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

但孔子以为子夏在遵照仁和礼的方面有所“不及”,曾申饬子夏曰:“女为正人儒,有为君子儒”。(《论语·雍也》)

子夏才气过人,《论语》中保留了他的很多有名的格言,

如:

“博学而埋头,切问而近思,仁在个中矣”;

“百工居其肆以成其言,正人学致使其道”;“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勤学也已矣”;

“虽大道,必有可观者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等等。

孔子作古后,子夏至魏国西河(济水、黄河间)讲学,

“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 (《史记·儒林传记》),

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先生。

近人有以为子夏头脑中具有“法家精力”,韩非子称“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为将之视为法家(见郭沫若《十批评书》子夏像)。

(历史3xm.com.cn)

子夏暮年,因丧子而哭之失明,离群索居。

唐玄宗时,被追封为“魏侯”,宋朝时又加封为“河东公”。

卜商孝敬

子夏易传

史载孔子门生卜子夏传《易》,并有著作《子夏易传》传世。

对子夏易学的一些问题,学者存有争议。《子夏易传》作者是卜子夏照样汉人韩婴

本文对古籍所纪录开端考核《子夏易传》确有古《易》相貌,确为卜子夏,韩婴不是的;

另一方面,子夏既熟知《易》当中的“象数”、“卦气”等仲尼古义,又能承袭仲尼古义所创发的“观其德”,并以哲学“新义”深切的契会,展现的反映出子夏易学承袭“古义”,兼容“新义”的头脑特征.子夏于诸经也皆有研讨,各有所着重

他尤善于《诗》《乐》,曾作《诗大序》;他也研习《尚书》,但不如他经;他善于《易》理,今传孔子《易传》极可能出于子夏的传述;他于礼学则善于丧服研讨,撰有《丧服传》;于《年龄》学,施展《年龄》微言大义的《公》《谷》二传都出于子夏的教授。子夏修习儒经,善于挖掘经文的微言大义。孔子“述而不作”,他整顿编订六经,寄寓了本身的头脑主意,子夏所传经学,对宏扬孔子学说起了关键作用。

全面继承孔子

孔子的高徒子夏,在孔子作古后的六七十年间,办学造诣与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子夏的教诲头脑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诲头脑基础上,又在教诲目的论、教授教养历程论、进修和自创汗青、慎交良朋等方面有生长立异,是上承孔子、下启荀子和《大学》、《中庸》等辉煌篇章的重要一环。

卜商家属世系

长支

(一)卜子长支家谱

1卜商(字子夏,故又称卜子夏):宗子卜芹、次子卜泮(巨野支祖)

2世卜芹

3世 卜大本

4世 卜元吉

5世 卜号:宗子卜日祥、次子卜日祯(卜式的祖父)

6世 卜日祥

7世 卜君:宗子卜赐福、次子卜赐祉、第三子卜赐禄、第四子卜赐瑞

8世 卜赐福:宗子卜应、次子卜选、第三子卜茂

9世 卜应

10世 卜志:宗子卜美、次子卜经、第三子卜懿

11世 卜美:宗子卜潘、次子卜屏

武庙十哲争议 孔门十哲之一卜商简介

12世 卜潘:宗子卜孝思(无后)、次子卜孝则

13世卜孝则

14世 卜于远:宗子卜继宗、次子卜继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