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淄川历史天气 淄川的历史

火烧 2022-11-18 14:01:51 1083
淄川的历史 蒲松龄故居松柏青,孝妇河水见清纯。鬼谷洞泉千年景,攀缘南山忆苏秦。将军头村庞涓魂,悬羊山上鼓角闻。雷动三山迎田园,修佛结缘心自真。三佛庙里香烟直,禹王祠前月如轮。淄川之地,夏商为青州之域,

淄川的历史  

蒲松龄故居松柏青,孝妇河水见清纯。

淄川历史天气 淄川的历史

鬼谷洞泉千年景,攀缘南山忆苏秦。

将军头村庞涓魂,悬羊山上鼓角闻。

雷动三山迎田园,修佛结缘心自真。

三佛庙里香烟直,禹王祠前月如轮。

淄川之地,夏商为青州之域,秦属齐郡。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在此设般阳县(现留仙湖公园东侧就有一段汉代土筑城墙),因城南濒临般河而名。

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 年)改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取名淄川县,因濒临淄水而名。

《括地志》云:“俗传云禹理水功毕,土石黑,数里之中,波若漆,故谓之淄水也”。

般阳县城东南方有山,叫东山,东山,在县治东十里。

一径而入,渐行渐窎,有鹁鸽崖、狼虎诸崖,兔、怀诸峪,黄、路诸岭,擦、石诸坡。

转折溪迥,时或流为小川,突出小泉。

依岬傍岩有小庄,占高居胜有古寺,诚一佳境奥区也。

虽天台、桃源亦不是过,岂非淄川之锁钥也哉!”

远古时,般河和孝河经常泛滥,而般阳县城相对低洼,经常受水灾。

人们苦不堪言,就到嬷嬷幢祈求天齐嬷嬷保佑。

由于龟有辟邪化灾、增添福气兼长寿和善良的灵性,能给人带来吉祥幸福,于是天齐嬷嬷便委派幢下神龟迁移到般阳城边的湖泊中居住,保佑般阳平安。

此后果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旧淄川县志曾经根据传说记载:县城在建设时,东南天空有祥云闪现,施工者挖掘城壕时,果然挖出一只乌龟,人称神龟,这就是般阳古城又名“龟城”的来历。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淄川知县杨武再修城时,按其传说,把旧城依据地形规划建设为龟型。

西南为首,四门为足,预备仓为腹,按照龟纹形状设有东西、南北向街道,般水向北、向西环城入孝水,四门外护城河围城而流,东北隅为尾。

又隔数十年后,知县鲁惠于正德十四年又对城池维修,挖出小乌龟数十个,这更神化了“龟城”的传说。

前几年在留仙湖清淤时,又从湖里挖出了三只大龟,再一次验证“龟城”传说的真实性。

南北朝·元嘉五年(公元428 年)为贝丘县。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淄川县, 唐初置淄川郡。

宋置淄川郡属京东东路。

元设般阳路,治所在淄川城。

明初设般阳府,洪武九年(1376年)升淄川县为淄川州,洪武十年(1377年)又改为淄川县,属济南府。

清沿明制。

辛亥革命后,废府设道,淄川县属济南道。

民国17年(1928年)撤道,民国20年(1931年)县辖十路改为九区。

1948年3月,淄川县全境解放,辖11个区。

1955年4月,淄川县制撤销,原县境内建立杨寨、洪山、昆仑3 个区。

1956年2月,撤销昆仑、杨寨两区,设淄川区。

1958年4月,洪山区撤销,归淄川区。

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原乡(镇)名称撤销。

1982年1月改罗村、洪山、昆仑三个公社为镇,又建城关街道办事处。

1984年,地方建制改革,公社之名撤销。

1985年撤销城关街道办事处,所辖并入淄城镇。

1992-1995年先后对杨寨、双沟、黄家铺、东坪、口头进行撤乡设镇。

撤销二里镇、查王镇合并成立城南镇。

撤销商家乡、冶头乡合并成立商家镇。

撤销黄家峪乡并入岭子镇。

2000年撤销淄城镇设立般阳路、商城路、松龄路三个街道办事处。

概况区名由来因淄河流经境内而得名,1956年以后称淄川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