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海南地标建筑 海南比较有特殊的历史建筑是哪些

火烧 2021-05-22 18:22:41 1061
海南比较有特殊的历史建筑是哪些 5.溪北书院位于文昌市铺前镇,是海南清末著名书院之一。现保存完好,为文昌西北中学所用。书院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0多亩,南开山口,俗称头门,面阔三开间。两边有砖

海南比较有特殊的历史建筑是哪些  

5.溪北书院

位于文昌市铺前镇,是海南清末著名书院之一。

现保存完好,为文昌西北中学所用。

书院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0多亩,南开山口,俗称头门,面阔三开间。

两边有砖砌的侧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璃琉瓦。

门匾上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敬书写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

书院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所建,由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发起,在雷琼道朱采和粤督张之洞的支持下筹资建造。

海南地标建筑 海南比较有特殊的历史建筑是哪些

从书院建成后至宣统三年间,曾聘任不少学者在此讲学,培养了大批人人。

辛亥革命后一直作为学校使用至今。

6.宋氏祖居

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幽静。

沿着进村的林荫小道走100多米,就可到达宋氏祖居。

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居于此地,宋庆龄父亲宋耀如于1861年在这间祖居里诞生。

为纪念宋庆龄及其家族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文昌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修复宋氏祖居,并在宋庆龄基金会和海内外友好人士的支持下相继兴建成宋庆龄陈列馆、宋庆龄植物园,还在祖居北边竖起了高达3.2米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修葺一新的宋庆龄祖居为当地传统的农家宅院,由2间正屋、2间横屋、2间门楼和院墙组成,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8平方米。

陈列馆设在此中,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年代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的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仿制实物等。

补充: 7.文昌孔庙

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1375年)迁址于文城镇文东里20号,总面积3300平方米。

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旅游点之一,被誉为"海南第一庙",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孔庙大成门前立有孔子行教像一尊,大成门殿内设有孔子神龛、神像、神牌、四配十二哲神位,皇帝玺印、匾额、楹联、祭器齐全。

还增设了孔子箴言名家书法碑林,北京、山东孔庙、孔府、孔林图片展览;孔子七十二弟子图谱、孔子圣迹图、文昌进士碑等。

恢复了祭孔子活动,举办"文状元"、"理状元"、"少年文状元"大奖赛,重振兴教助学之风。

文昌孔庙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两代建筑工艺和启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围,深深地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国内外各界的游客。

8.斗柄塔

七星岭林密草茂,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有野猪、山鸡、野兔、山龟、坡马、日獭、狐狸、松鼠等几十种。

野生经济植物有仁酸、山姜、山薯、白藤、牛大力等好几十种。

斗柄塔矗立于七星岭主峰上尤如七星生柄,故得名斗柄塔斯社。

塔建于明朝天启五上(公元1625年),清朝光绪十三年(公无1887年)重修。

塔平面作八角形,共七层,层层收缩递减,砖道以线砖与梭角子砖叠涩出檐,每层有拱门 ,内设螺旋式阶梯104级,拾级可登塔顶。

塔高允20米,塔顶葫芦已废。

现仅存覆盆,塔基围44.8米,塔身厚3.55米。

塔门向西,门额石匾刻有"斗柄塔"三个字。

上款刻"明天启五年孟冬月建造";下款刻"清光绪十三年孟重修"。

斗柄塔斯社对望琼州海峡,过去商民船只经过此峡,因无航标,常有遇难,被人认为是妖怪作崇。

明代礼部尚书王宏诲(定安人)致仕后,以航标和镇妖为目的,邀众并奏请朝廷拨款建塔。

此塔造型端庄稳重,雍容大方,踞高挺拔,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

始建至今370多年,历尽沧桑,顶风傲雨,经受无数强台风及雷电袭击,依然巍然屹立,雄视海南惊涛骇流,眺望文北辽阔原野,不仅是海上航运和渔船作业的特殊航标,而且,是研究海南古塔的发展历史的可贵的实物资料。

补充: 9.神龟山

位于兴隆华侨农场境内。

三座山峰连成东西走向呈龟状山脉,主峰海拔高280余米,高低错落的山势,把龟的头部、身部、尾部勾画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大自然造物之伟大和神奇。

山上建起"神龟山楼阁"和"神龟山神庙"两大景点,有清未民国初期的风水师和道僧在这里炼丹和修身的遗迹,有较完整的炼丹庵和墓葬,是一处未开发的文化景点。

10. 府城鼓楼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南端的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

鼓楼又名谯楼,亦叫文明楼。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海南卫指挥使王友所建。

鼓楼上有重兵驻守,居高临下,以窥城内外动静,卫护治安,是古代的一项军事设施。

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楼下城庸宽厚,下临旷野,有石级拾登,直通城门。

原档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均受历代珍视,故屡毁屡建。

现存鼓楼为万历三十年(1605年),尚书王海遂重修。

登楼可远眺海府山川形胜之大观抚古之悠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