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卷子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对与错》答案

火烧 2021-05-25 06:48:50 1083
四年级语文阅读《对与错》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对与错》答案十八、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记叙 .十九、文中说“在混淆对与错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实”,在邮电局前面“姑妈”在混淆对

四年级语文阅读《对与错》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对与错》答案

十八、本文可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记叙 .
十九、文中说“在混淆对与错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实”,在邮电局前面
“姑妈”在混淆对与错上也有她的口实,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两条.
1、坚决不承认这个错误
2、逃避错误
.
二十、本文最后一句中的“因此”的“此”指代的是:聪明的大人不会做指出别人错误的蠢事 .
“大人的祕密”的危害是:他们宁可把它当作背后的
笑料 .
二一、整体把握全文后,说说“他固执地说”中的“固执”一词反映出“小
侄子”和“我”即姑妈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分别以4字短语概括)
小侄子:明察秋毫 “我”知错不改:
二二、本文以“对与错”为题,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请分别指出:(每问限20字以内回答)
①从概括内容上说,“对与错”指的是:姑侄二人对于一张画错了的地图产生分歧 .
②从揭示主题说,“对与错”指的是:成年人与小孩子的世界对于是非的不同看法 .

15春四年级语文阅读考级答案

一、基础知识(60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luò tuó wān yán ɡònɡ xiàn shāo huǐ shùn jiān 骆驼 蜿蜒 贡 献 烧毁 瞬 间 chénɡ fá pí láo biàn lùn xī ɡài yú chǔn 惩 罚 疲劳 辩 论 膝 盖 愚 蠢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 √ ...

四年级下语文阅读训练答案

一、茅庐 恭敬 哀悼 慎重 违犯 拒绝 奈何 举荐 接替 领悟
二、3.
四、⑴料事如神
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⑶独木难支
⑷胆大心细
⑸才华横溢
五、⑴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⑵①远远望去,大地好像被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②河岸上,桃花盛开好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⑶把“前进”改成“提高”
⑷①在公园里,小朋友们追逐玩耍。
六、⑴刘备诸葛亮祈黄羊公仪休 铁面无私的包拯 沉着冷静的司马光
鞠躬尽瘁的焦裕禄
八、一⑴非常果断,没有犹豫。
⑵排比美好的心灵
⑶文君用手绢为小敏包扎伤口和小女孩把钱包还给失主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美好的心灵
二⑴C ⑷B

四年级语文阅读训练4的答案

1.D 2., , ,、…… 、 、 ……。3.助手十分担心演员的安全 很赞赏他的绝技 4.“到处”“一把”两词传神地写出了演员对助手在关键时刻的表现的感激,也写出了重生的激动。5.因为这些句子用了拟人手法,将深奥的人生哲理写得浅显生动。6.默契。

对与错 阅读答案

1 记叙,描写 2 人们不会在意装饰内容的正误 即使错了,也不关小孩的事
3 大人的祕密 消解了人们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
4 小侄子:坚持真理 姑妈:淡漠是非
5 大人和小孩对待地图对错的不同态度 赞扬小孩明辨是非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卷子答案 四年级语文阅读《对与错》答案

我七岁的小侄子从外地来江城玩。有一天,我带他走过一所邮局,他一抬头,停住脚不动了,一手拽我,一手遥指邮局上方一块巨大的地图模型:“姑妈,错了。”
“什么错了?”我莫名其妙。
“位置错了,他们把南美洲和非洲放颠倒了。”
我不以为然:“那只是一种装饰,谁会在意这个呢。”
小侄子却不干了,说:“那是地图,如果地图放错了,人们会走丢的。”
我感到大人的面子受到威胁,如果这种错误被一个孩子发现的话。
“你怎么敢肯定错了?”
“我摆过地图,它就是错的。”他固执地说。
我恼羞成怒:“错就错吧,关你什么事?”
小侄子委屈地跟我走了。但他却不肯放弃这个问题。一回到家,就翻出一本地图让我看什么是正确的,殊不知我早已忘了那错误的形状。
七岁的孩子对我彻底失望了。不过,临上火车告别江城时,他还不忘叮嘱我:“姑妈,你再去看看,那肯定是错的。”
时至今日我也没弄明白那地图的对与错。这就是大人和孩子的区别。孩子从小接受教育的全部内容是识别对与错,可作为一个大人,再纠缠到对与错之中,便被认为是幼稚了。我们生活在对对错错、是是非非之中,早已淡漠了孩子时期的标准答案。“难得糊涂”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成为最佳行为方式。它们消解了人们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在利益面前,责任和原则都不值一提;在混淆对与错上,人们有各种各样的口实。聪明的大人不会做指出别人错误的蠢事,他们宁可把它当作背后的笑料。我常因此而洋洋得意了,为了这孩子永远也无法理解的大人的祕密。
1 记叙,描写 2 人们不会在意装饰内容的正误 即使错了,也不关小孩的事
3 大人的祕密 消解了人们对公理和正义的坚持
4 小侄子:坚持真理 姑妈:淡漠是非
5 大人和小孩对待地图对错的不同态度 赞扬小孩明辨是非

阶梯阅读语文四年级答案

你好,是这样的,单单要答案对你完全没好处,如果你是有什么不懂的,欢迎来问,问到你会为止,这不比拿答案好多了吗

假日知新四年级语文阅读题答案(七)

我有!但不知哪课!如11课:1、泣 鲜 愧 裹 瘁 而 2、(1)D (2)C 3、 。,。,??—— 4、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较 5、(1)妇孺皆知(2)不能,因为“竟”有出乎意料的意思,突出了邓稼先创造了“真正的奇蹟” 6、画线句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合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7、提示:抓住两个人物的性格和为人的不同来分析。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是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8、可以表现邓稼先严守国家机密的品质 9、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献身科研事业、无私奉献、生活俭朴、严守机密 10、示例:邓稼先身先士卒,冒着受核辐射的生命危险,寻找失事的核弹头并手捧核弹头走出危险区 11、岳飞的母亲在岳飞的背上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字,激励岳飞扫除鞑虏。“岳母刺字”与邓稼先的事蹟有异曲同工之处,均可看出他们的爱国精神 12、提示:学会享受过程就能获得快乐希望你有用

四年级语文阅读,5篇

1、《桂林山水》文段选读练习(一)(37分)
我看见过波澜(nán
lán)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
(xiá xá)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sì shì)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é
wù)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我会在文中的括号内把不正确的读音划掉。(4分)
2、我会写出反义词(6分)
波澜壮阔( ) 扩散( ) 无暇( )
3、我会给文中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4、我会根据读音组词(4分)
juàn( ) dǎo( )
卷 倒
juǎn( ) dào( )
5、我会给下列的形近字组词(3分)
瑕( ) 棉( ) 泰( )
假( ) 绵( ) 秦( )
6、这两段描写了漓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7、用“像……像……”造句。(2分)
8、归纳:(6分)
(1)漓江的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漓江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9、这两段文章采用的修辞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并用“
”在文中画一个排比句。(3分)
10、我会缩写句子。(4分)
(1)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
(2)我们乘着木船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2、“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著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著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 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 既是食粮 怎么不可以煮呢 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 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
B.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
2. 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 ) 。
(2)“我”认为“煮书”是 。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 ( ) 。
(3)“煮书”的好处是 ( ) 。
3.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 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答案:
1. 从短文中找出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A. 指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疑惑不解 )
B. 形容运用自如,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 得心应手 )
C. 形容开阔或通达,一下子就明白了。( 豁然开朗 )
2. 阅读短文后填空。
(1)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啊!。
(2)“我”认为“煮书”是把书放在锅里煮。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读书时反复诵读品味,积累妙词佳句。
(3)“煮书”的好处是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牢记好词好句,说话和写文章不会犯愁。
3. 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 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4. 写出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只有多读书,而且要读透,领会文章的内容,就可以不断地积累好词佳句,不断地增长知识,只有这样写文章说话才得心应手。
3、竺可桢的故事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簷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蹟,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
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的雨水没有什么厉害的,但是,天长日久,石板就被滴出小坑了。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1、 照样子,写词语。
数着数着 一个一个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仿照下面的句子,用加下划线的词语写一句话。
(1)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用脑子思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说说你对“水滴石穿”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琢磨琢磨 考虑考虑 活动活动 2、略 3、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4、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这首诗写作的顺序是从( )写到( )
2、诗中的哪些字词体现孤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闲: _  厌:
5、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唐朝的 ,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不忆江南?”是( )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
6、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应和著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著岸边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著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 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 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 的写法,写出了 。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聪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谚语。
答案;(1)三月的桃花水 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2)拟人 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2、(1)美在有声 (2)美在有色 (3)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3、惊喜、高兴、激动。 4、提示:写出能代表春天的特点的句子。 5、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答案不唯一)

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题目和答案真题

参考答案:1、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2、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耗地完美交融,体同中国农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3、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②“移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4、A D效,详细看官方说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