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僧什么读 僧残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僧残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 ajghāvaśe a。音译僧伽婆尸沙。五篇七聚之一。指戒律中仅次于波罗夷之重罪。又作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犯者尚有残余之法命,如人被他人所斫,几濒于死,但尚有残命,宜
僧残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 sajghāvaśesa。音译僧伽婆尸沙。五篇七聚之一。指戒律中仅次于波罗夷之重罪。又作众余、众决断、僧初残。犯者尚有残余之法命,如人被他人所斫,几濒于死,但尚有残命,宜速营救,依僧众行忏悔法,除其罪,犹可留于僧团。此亦相对于波罗夷之无残而言。比丘、比丘尼僧残之数不同,依四分律比丘有十三戒,故有「十三僧残」之称:(一)故出精戒,(二)摩触女人戒,(三)与女人粗语戒,(四)向女人叹身索供戒,(五)媒人戒,(六)过量房戒,(七)有主僧不处分房戒,(八)无根重罪谤他戒,(九)假根谤戒,(十)破僧违谏戒,(十一)助破僧违谏戒,(十二)污家摈谤违僧谏戒,(十三)恶性拒僧违谏戒。比丘尼之戒数依四分律有十七条:(一)媒人戒,(二)无根重罪谤他戒,(三)假根谤戒,(四)言人戒,(五)度贼女戒,(六)界外辄解三举戒,(七)四独戒,(八)受漏心男食戒,(九)劝受染心男子衣食戒,(十)破僧违谏戒,(十一)助破僧违谏戒,(十二)污家摈谤违谏戒,(十三)恶性拒僧违谏戒,(十四)习近住违谏戒,(十五)谤僧劝习近住违谏戒,(十六)瞋心舍三宝违僧三谏戒,(十七)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其中,(一)、(二)、(三)、(十)、(十一)、(十二)、(十三)之七戒与比丘相同。故比丘、比丘尼不共之僧残唯十戒。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