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成语 成語: 懲前毖後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2-11-19 06:03:18 1038
成語: 懲前毖後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186成語: 懲前毖後注音: ㄔㄥˊ ㄑ|ㄢˊ ㄅ|ˋ ㄏㄡˋ漢語拼音: ché g qiá ì hòu參考詞語: 毖後懲前

成語: 懲前毖後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1186成語: 懲前毖後注音: ㄔㄥˊ ㄑ|ㄢˊ ㄅ|ˋ ㄏㄡˋ漢語拼音: chéng qián bì hòu參考詞語: 毖後懲前反義:重蹈覆轍近義:前車之覆, 後車之鑑,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釋義: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戒慎自己不再犯錯。語本《詩經.周頌.小毖》。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懲前毖後”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成语 成語: 懲前毖後是什么意思?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詩經》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採集從周初至春秋中葉五百年間的歌謠作品和宗廟樂章。〈小毖〉一詩寫周成王在管蔡、武庚之亂後,痛改前非,自我警惕的決心。成王為武王之子。周武王在弟弟周公的協助下打敗商紂,建立周朝,死後由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則繼續輔政。而武王的兩個堂兄弟管叔和蔡叔忌恨周公,並且覬覦王位,於是暗中勾結商紂的兒子武庚,到處散布消息,說周公意圖奪取王位。周成王聽到這個流言後,逐漸地對周公失去信任,周公為了避嫌,便主動求去。周公走後,管、蔡等人如魚得水般地進行種種叛亂,這時成王知道自己上了當,才趕緊又把周公召回。周公回來平息了叛亂,也對管、蔡等人做出懲處。事後,成王深切反省,並對眾臣說:「我一定會有所警惕,謹言慎行,避免再犯過錯。希望諸位臣子不要像管、蔡一樣,引我誤入歧途,否則我必然將施予嚴懲。」成王話中以「予其懲而毖後患」表示自己改過的決心,後來「懲前毖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戒慎自己不再犯錯。典源: 《詩經.周頌.小毖》予其1>2>而毖3>後患。莫予荓蜂4>,自求辛螫5>。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未堪家多難,予又集于蓼。〔注解〕(1)其:音ㄑ|ˊ,將。(2)懲:音ㄔㄥˊ,警戒、教訓。(3)毖:音ㄅ|ˋ,謹慎於。(4)荓蜂:牽引扶持。比喻牽引人為惡。荓,音ㄆ|ㄥˊ。(5)辛螫:蜂尾螫人的刺痛。比喻刑罰。螫,音ㄓㄜ,以針鉤刺。書證:01.明.張居正〈答河道自湖計河漕書〉:「頃丹陽淺阻,當事諸公,畢智竭力,僅克有濟,懲前毖後,預為先事之圖可也。」02.《清史稿.卷一三一.兵志二》:「同治中興以後,疆臣列帥,懲前毖後,漸改練勇巡防之制。」03.《清史稿.卷二五○.馮溥列傳》:「若任胥吏侵盜,職掌謂何?請嚴定所司處分,懲前毖後。」用法説明:【語義說明】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戒慎自己不再犯錯。【使用類別】用在「記取教訓」的表述上。【例  句】<01>做事時總要懲前毖後,才不會重蹈覆轍。<02>刑罰的目的是懲前毖後,而非趕盡殺絕。<03>他這種懲前毖後的謹慎態度,值得我們多多學習。<04>錯誤不可隱瞞,一定要加以分析批判,以便懲前毖後<05>我們要從錯誤的經驗中學習智慧,懲前毖後,以避免再犯。<06>對於犯錯誤的人,我們應該給予適當的懲罰,以便達到懲前毖後的目的。<07>這次的火災雖然沒有造成重大的損失,但是懲前毖後,以後對於火燭可不能大意。 成語接龍

“後”字開頭的成語

後來居上後生可畏後起之秀後來之秀後起之英後進之秀後起之勁後恭前倨後來之雋

“懲”字開頭的成語

懲前毖後懲噎廢食

“後”字結尾的成語

空前絕後瞻前顧後爭先恐後懲前毖後瞠乎其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超前絕後冠前絕後襲人牙後掩前絕後拾人牙後冠絕前後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懲前毖後。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懲前毖後。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懲前毖後”分成的單字詳解:

懲, 前, 毖, 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