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被诛九族的人 周西渠在历史什么人
周西渠在历史什么人
一、解衣推食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答:韩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从,故吾得以至于此。”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出身贫寒,日子过得像乞丐一样困窘。后来到乡下去靠钓鱼维持生活,过得很是艰难。有位婆婆见韩信常常吃不上饭,便把自家的馒头或菜肴送给他。韩信特别感激,在心里对自己说:“日后,如若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婆婆。”
后来,韩信投奔项羽,但并未得到重用,只做了个郎中,多次献计也没有被采纳。直到韩信遇到萧何,两人多次交谈后,萧何颇为赏识他,便把他举荐给刘邦。于是,刘邦封他为上将军。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奉刘邦之命率兵进攻齐国。项羽派大将龙且前去救援,结果被韩信打败,龙且战死。这样的情势让项羽不免担心起来,便派谋士武涉前来劝说韩信,希望他能够与项羽合作。韩信说道:“我在项王手下做事,官位不过是个郎中,人微言轻,所以才离开项王而投奔汉王。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数万人马,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把自己的食物让给我吃,所以我才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地位和成绩。汉王如此亲信我,我如果背叛他,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所以,我至死不会变心。请您向项王转达我的意思,也替我韩信谢谢项王的美意。”
这就是成语“解衣推食”的来历。现在人们用“解衣推食”来指慷慨地给人以关心和帮助。
我们中国还有句俗话,叫作“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结合“解衣推食”来看,说的是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别人,就要尽心尽力;如果我们受人恩惠,就要牢记于心。
——本文选自《中国老故事:成语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年4月,亲近母语编写)
从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以清晰的历史朝代为脉络,精心遴选300余个成语;
100余幅生动精美的手绘插图;
5—8岁亲子共读,极佳的亲子共读读本;
8岁以上独立阅读,生字难字全部注音;
“亲近母语”团队精心编创,以优美、流畅的现代母语重述,以现代价值解读。
二、王蒲忱历史有这个人物吗
《北平无战事》中保密局北平站站长王蒲忱在历史上有其人物原型存在,原型是王蒲臣。
王蒲臣(1902—2006),浙江江山人,1913年春考入江山文溪高等小学堂。1935年在江苏省民众教育馆工作时,往访戴笠,戴即介绍王蒲臣加入军统。先后任忠义救国军浙赣办事处主任,陆军第41军司令部少将参议,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稽查处少将处长,第八战区调查室少将主任,军统局平津总督察兼肃奸委员会督察组组长,保密局驻北平少将督察长,后赴台。他在1995年用自己的退休金设立助学基金会,每年资助10多名考上高校但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
三、历史上有任伯安这个人么
历史上有任伯安这个人。历史记载洪武三十年殿试刘三吾偏袒南方人被放逐后,任伯安被录为第61名。
洪武三十年(1397年),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宋琮为第一,是为春榜,上榜者竟无一人出自北方。为历科所不见。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为南方人,照顾其乡亲。
朱元璋得知后大怒,将张信与白信蹈等二十余人凌迟处死,命刘三吾戍边。刘谔、宋琮等人也遭遣戍,仅戴彝、尹昌隆免罪。后明太祖亲自主持殿试,取录任伯安等61名 ,是为夏榜 。
扩展资料:
任伯安简介:
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可以了解到任伯安的身份应该是两淮“巡盐御史”。
这个官职很巧妙,本来是负责替朝廷监管两淮盐商的,所以权力极大,监管食盐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朝廷到盐田里统购食盐他能管,盐政上发“盐引”他能管,盐商拿了“盐引”运盐他也能管,甚至食盐卖到哪他更能管。但是他手上又不沾一粒盐,盆满钵满,不碰一分钱。
即便朝廷查下来,窝案被端,他都能设法脱身。刘八女和任季安的娄子都通天了,他任伯安安然无恙,这就是任伯安的厉害之处。
任伯安考虑到了风险,风险与收益成正比。
所以他在攫取巨大收益的同时,考虑到了规避巨大风险。御史属于都察院,即既有清官之名,又牢牢掌握盐道。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刘三吾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康熙王朝
四、历史人物顾绍桓
第一没有这个人。
他是虚构的历史人物,不过顾家确实有原型。编剧说:顾家家世在剧本中是借鉴的南浔张静江老先生,家族显赫,绍桓会更有民国世家子弟姓名氛围一点。
张静江(“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张静江(1876—1950)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结识孙中山先生后便开始对孙中山先生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孙中山先生称他为“革命圣人”。后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其主持建设委员会工作,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

在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为主席团成员,并当选中央执行委员 。在孙中山逝世后召开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
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推举张静江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1950年9月3日病逝于纽约 。
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晚年逐渐淡出政治,转而信佛,故又名卧禅。
五、历史霍云歌这个人
按理说是没有,《史记》上记载,霍去病,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仅24岁。 霍去病只有一个儿子霍嬗,在霍去病死后,六年以后的元封元年(前110年),霍嬗从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史记·封禅书》“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后不久暴卒,谥号为哀。霍嬗死时可能只有十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居六岁,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无子,绝,国除。”,没有后代,霍去病的后代至此断绝,冠军侯国也因此而除。于是,霍光以自己的孙子霍山、霍云过继给霍去病为孙,在69年,因谋反被汉宣帝灭族。s
所以说霍去病佯死,娶心爱女子并生下两个孩子是不可能的
霍云歌只是作者的杜撰,信与不信全凭个人。
六、朱祁镇和杭允贤在历史上到底什么关系
女医明妃传杭皇后最终爱的是谁? 历史上朱祁镇与谈允贤并非一代人_搜罗天下_中国财经时报网-领袖财经新闻门户网站
://3news/2016/0310/124706.
《明 史》列传一(景帝废后汪氏)中记载: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遂废后,立杭氏为皇后。七年,杭后崩, 谥肃孝。英宗复位,削皇后号,毁所葬陵,而后仍称郕王妃。《明史》外戚:杭昱,女为景帝妃,生子见济。景泰三年,帝欲废英宗子而立己子,乃废皇后汪氏,册 妃为后。昱累官锦衣卫指挥使。《明英宗实录附景泰实录》记载:景泰七年二月庚申(二十一)皇后杭氏死,辛酉(二十二)任命其弟杭敬为锦衣卫百户。
其实都不是一个朝代的诶。。
七、谢瑶环这个历史人物真的存在吗
《谢瑶环》首剧本是1961年田#汉根据碗碗腔《女巡按》改写的,由杜近芳首演。
故事大意:唐,约公元693年,武则天执政,江南豪绅兼并土地,农民逃往太湖聚义。武则天钦命谢瑶环为右台御史,赐尚方剑,巡按江南。苏州,武三思子武宏和来俊臣弟蔡少炳,因强抢民女与袁行健争执,乔装改扮的谢劝双方到衙门申诉。大堂之上,谢斩蔡少炳,杖责武宏。后,谢与袁行健结缘。武三思诬谢谋反,并矫命审谢,酷刑致死。武则天盛怒,诛杀奸臣,追封谢瑶环为定国侯。
历史上没有谢瑶环这个人物,谢剧中的其他人物,如徐有功、来俊臣,武三思等,都是历史原型塑造。在田先生笔下,塑造了谢瑶环这个形象,也是有原型的,是许多被奸臣迫害的典型形象。
《谢瑶环》此剧一经搬上舞台,便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