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慈禧 看看國外對慈禧太后的真實評價, 和咱們想像的不一樣
看看國外對慈禧太后的真實評價, 和咱們想像的不一樣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看看國外對慈禧太后的真實評價, 和咱們想像的不一樣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咸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實際統治者。
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咸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後聯合慈安太后(即孝貞)、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誅顧命八大臣,奪取政權,形成「二宮垂簾,親王議政」的格局。清政府暫時進入平靜時期,史稱同治中興。1873年兩宮太后捲簾歸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擇其侄子愛新覺羅·載湉繼咸豐大統,年號光緒,兩宮再度垂簾聽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發動「甲申易樞」罷免恭親王,開始獨掌大權;1889年歸政於光緒,退隱頤和園;1898年,戊戌變法中帝黨密謀圍園殺後,慈禧發動戊戌政變,囚光緒帝,斬戊戌六君子,再度訓政;1900年庚子國變後,實行清末新政,對兵商學官法進行改革。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少數幾個見過這位太后的人將她敘述為一位身板挺直、面目秀麗的高個子女性。她長著一雙鷹眼,有著明顯的韃靼人特徵。她態度高貴而傲慢,嗓音中帶有不可動搖的權威和絕對的威嚴。
————伊萊扎·魯哈馬·西德摩《中國,長壽帝國》
身為一個滿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軍國大事的知識,本來就機會渺茫,但是她卻與只了解女紅的東太后完全不同,處理大事的時候總能鎮定自若,中國的門戶面對敵對勢力從來未被打開,這在中國半獨裁統治的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要找一個原因,我想只能說是這位統治者本人擁有一種獨特的品質和才能。
————亞瑟·H·史密斯《動蕩中的中國》
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國最有趣的名人無疑就是被我們稱呼為太后的那位女士。太后在垂簾聽政期間處於每一個帶有改革性質的運動的前列,其統治的性質只能從這一時期的性質加以判斷。由於意志和感覺缺乏一個賴以遵循的明確中心,外交失敗了。它的槓桿找不到支點。於是在中國獲得成功的永遠只有依靠軍事力量。與太后這麼一個女人就真的大不可能打交道嗎?
————《布萊克伍德氏雜誌》
在戊戌變法中,慈禧太后幾乎斷送了性命和權力,但是她也從戊戌變法中收穫良多,她開始變成一個支持革新政策的人。事實上,她遠遠勝過她的外甥光緒皇帝。「太后萬歲!」「太后將來會登上大位!」在她的一生中,人們全部指望她來不斷地推進她非常熱心支持的目標。她牢牢地掌握著權力,她的湧起國說,敢於引導國家的戰車駛上一條從來都沒有走過的新路。她知道,她可以依靠那些總督和巡撫的支持,這些人都是她親自任命的。她也知道,改革的精神已經傳遍了這片大地,百姓都會從心底支持她。
————W·A·P·馬丁《中國的覺醒》
慈禧太后第一次接見來自外交使團的七位女士是在外交大臣的努力和督促之下才得以實現的。1900年的動亂結束之後,宮廷回到北京,太后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轉變,她主動發起了很多次會見的邀請,大家自然都接受共進午餐。在私人會見時,這位偉大的女性才會表現出她的機智和女性魅力,以身為女主人的光彩和吸引力。她會拉著客人的手,以最關切的語氣詢問我們進宮的旅途是否疲倦;她會在夏天抱怨天氣的寒冷;只要食物不合我們的口味,她就很著急;她會以最親切的口氣告訴我們能夠見到我們是她的福氣。她能夠讓所有客人著迷,即便之前她們存在偏見,她對每一個客人都能關照到,這也展現出了她身為女主人老練的能力。
很赞哦! (1031)
相关文章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清朝历史上慈禧太后最奢侈的一顿饭值多少钱?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与晚清:大清一个女人和一个时代的背影
- 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菜单 慈禧太后每顿几百道菜,但是唯独这2道菜打死也不吃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与故宫古树的传说(图)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洗脚有多讲究?竟不让太监碰连水盆都要五行俱全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谁说慈禧太后太没用?是她预言了清朝的灭亡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在去世的前一天 为什么要毒死光绪皇帝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慈禧太后难解的身世之谜,究竟是出生于哪个地方?内蒙古?
- 咸丰皇帝宠慈禧 慈禧秘史:清朝太后慈禧如何征服咸丰帝?
- 真实的慈禧太后怎么死的 揭秘:清朝历史上比慈禧还厉害的一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