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赵括长平之战 秦趙長平之戰始末,一文讀懂長平之戰來龍去脈

火烧 2022-03-26 03:55:48 1033
秦趙長平之戰始末,一文讀懂長平之戰來龍去脈 前文我們講到前270年,范雎求見秦昭王,幫助秦昭王正式確立了「遠交近攻」的外交和軍事策略。按照「遠交近攻」的原則,秦國開始把擴張目標鎖定在三晉,連年攻取韓、

秦趙長平之戰始末,一文讀懂長平之戰來龍去脈  

赵括长平之战 秦趙長平之戰始末,一文讀懂長平之戰來龍去脈
前文我們講到前270年,范雎求見秦昭王,幫助秦昭王正式確立了「遠交近攻」的外交和軍事策略。按照「遠交近攻」的原則,秦國開始把擴張目標鎖定在三晉,連年攻取韓、趙和魏國的領土。
長平之戰緣起
前262年,白起伐韓,奪取了野王(今河南沁陽),導致韓國上黨郡(今山西長治)和本土隔開,準備隨後吞併上黨。上黨人知道韓國已經無力救援,又不願意歸順秦國,就主動向趙國投誠,請求讓上黨17城加入趙國。
趙王和大臣商量是否接收上黨。平陽君趙豹主張拒絕,他認為搶了秦國到嘴的肥肉,必然要招來秦國的報復;平原君趙勝主張接受,他認為發動百萬大軍苦戰數年都吃不下這麼大領土,如今上黨主動送來,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怎麼能拒絕呢?趙國最終決定派兵接收上黨,秦國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長平之戰第一階段,軍事僵持
秦國對趙國接收上黨十分憤怒,在做了充分謀劃後,於前260年,派王齕(hé)領兵攻打上黨。上黨不敵,軍民都逃去趙國。趙國派廉頗在長平(今山西高平)駐軍,一為接應上黨百姓,二為防備秦軍攻趙。攻克上黨後,秦軍果然沒有停止腳步,向趙軍發起了攻擊。秦軍進攻猛烈,趙軍多次被擊敗,於是廉頗調整戰略,堅壁自守,不再和秦軍硬碰硬。秦國進攻的腳步被迫停止,秦軍雖然佔據優勢,但也拿廉頗備有辦法,被迫和趙軍進入僵持階段。
兩國軍事進入僵持階段,綜合國力和外交手段開始發揮決定性作用。趙軍首先暴露出問題,龐大軍隊需要大量的糧草和後勤供應,給趙王造成了極大壓力。趙王於是催促廉頗出戰,趁早擊敗秦國,但廉頗依然堅守。秦軍在異國作戰,同樣耗不起,也希望能儘快決戰。范雎就設法離間趙王和廉頗的關係,讓趙王相信「秦軍畏懼趙括為將,趙國出戰有很大勝算」。最後趙王決定把讓趙括代替廉頗做主將,主動向秦國挑戰。
長平之戰第二階段,趙括被圍
趙括是趙國名將、馬服君趙奢之子。前270年,趙奢曾在秦趙閼與之戰大放異彩,一戰成名。趙括是名將之後,軍事理論又非常紮實,為人也非常自信,包括趙王在內的很多人都對趙括寄予厚望,所以趙括最終被選來替代廉頗。和趙國大張旗鼓地換主將不同,秦國秘密地把「戰神」白起調到了前線做主將,並要求所有知情的秦軍保守秘密。這樣,秦軍深知趙軍主將情況,趙軍卻誤認為秦軍主將是王齕。
毫無疑問,趙括上任前肯定對王齕做過深入調查研究,並對王齕的戰鬥風格準備了對策,可惜卻不知道秦國已經默默為他換了對手。趙括到任後,迅速調整了趙軍布置,更換主戰的軍官,然後主動向秦軍發動了攻擊。秦軍佯敗逃走,趙軍乘勝追擊,直達秦軍營壘前,但是卻攻不下。白起預先布置埋伏了2萬5千人,把趙軍截成兩段,又派5千騎兵斷絕了趙軍後路,讓趙軍無法返回營壘。趙軍被一分為二,首尾不相顧,進退維艱,運糧的道路也被斷絕。
白起又派兵攻擊趙軍,趙軍戰敗,只得再次修築營壘,堅壁自守,但是這次處境卻遠遠不如廉頗那次。秦王聽說趙軍糧道已經被切斷,為了確保趙軍斷糧,又親赴河內郡(今河南沁陽周邊),讓15歲以上的男丁都派到長平,阻斷趙國援軍和糧草。趙國缺糧,向齊國借糧,被齊王拒絕。
長平之戰第三階段,趙國慘敗
趙軍被困46天,軍隊內部早就開始互相殘殺吞食。趙括無奈之下,只能設法突圍,他把軍隊分為4支,不間斷的對秦軍攻擊,連續衝擊5次,都失敗而歸。最後,趙括親自上場肉搏,被秦軍射殺而死,趙軍大敗,趙國軍隊40萬人悉數投降。白起認為趙國士兵不樂意加入秦國,反覆無常,留下會是禍患,於是設計把40萬人活埋,只留下240名歲數小的回趙國報信。
長平之戰,趙國戰死加投降後被坑殺的士卒,合計達45萬,成為整個中國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經此一戰,趙國元氣大傷,淪為和燕國實力相當的弱勢諸侯,再也無力和秦國相抗,秦國兼并六國的步伐驟然加快。僅僅38年後,秦國就徹底吞併諸侯,完成統一,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
本文由陽光舊事錄原創。歡迎關注陽光舊事錄,看歷史和現實交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