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和金像奖区别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04-04 19:58:22 1046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详细资料大全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创办于1995年,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每年1-2月举行评选。由会员经三轮讨论和投票,选出过去一年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演员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详细资料大全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创办于1995年,由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主办,每年1-2月举行评选。由会员经三轮讨论和投票,选出过去一年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演员五个大奖,以及年度推荐电影,透过理性的交流和讨论,表扬香港电影及电影工作者的成就。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和金像奖区别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外文名:Hong Kong Film Critics Society Awards创办时间:1995年举办时间:每年1-2月 奖项介绍,评选流程,候选标准,避席规例及投票权,投票程式,历届回顾,影帝影后,获奖之最,

奖项介绍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奖座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于1995年三月正式成立,为香港首个由影评人组成的文化组织,亦为国际影评人联盟(FIPRESCI)成员之一。学会宗旨是团结志同道合的影评人,维护电影评论的独立自主性,从文化和艺术的评论角度推动香港电影,对香港电影的成就作出肯定评价。 学会于每年年初均举行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评选大会,由会员经三轮讨论和投票,选出过去一年的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演员五个大奖,以及年度推荐电影,透过理性的交流和讨论,表扬香港电影及电影工作者的成就。从1995年举办第一届开始,一直未有间断。并且出版年度《香港电影回顾》,辑录大奖讨论,以及会员对香港电影现象及个别电影作出的精到分析,以多元角度的影评总结全年电影成绩。

评选流程

候选标准

由2013年起,列入评选范围的影片必须符合下列其中两项条件: 1. 导演是香港永久居民; 2. 出品公司中起码有一间为香港注册公司; 3. 影片的十五个工作项目(包括:监制、编剧、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摄影、动作设计、美术指导、服装造型、剪接、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音响效果及视觉效果),其中最少六个工作项目的岗位由香港永久居民担任。 而影片长度必须是60分钟或以上,于该年度在香港戏院作首轮公开售票放映,并于一星期内上映不少于五场。

避席规例及投票权

1. 凡在候选名单(包括角逐最佳电影、导演、编剧、男女演员奖项)内的电影中担任导演、执行导演、监制、出品、策划、编剧、非客串演员,及名列片头或片尾工作人员名单内之会员,都不可投票,但可出席及参与讨论;除非有关项目中途被筛出候选名单之外,才可投票。 2. 身为“推荐电影”候选名单内任何一部影片的导演、监制、策划、出品人、编剧或非客串演员的会员,都不能就推荐电影投票,但可出席及参与讨论。 3. 各奖项不设任何授权票。会员以书面形式进行第一轮投票。所有会员必须亲身出席评选大会,才能参与第二及第三轮投票。

投票程式

五项大奖(最佳电影、导演、编剧、男演员、女演员)得主及推荐电影名单,须经三轮投票产生,过程如下: 第一轮
邀请会员以书面形式递交一张个人提名名单,最多可为每项大奖提名十个。可附上提名理由,将于评选大会上公开,作为第二轮投票的讨论基础。凡得五票或以上的候选者,即获提名资格。 第二轮
逐项讨论第一轮投票得出的提名名单(候选者少于五名的奖项,则可略去这一轮讨论,让提名名单直接成为入围名单)。讨论次序为:编剧、导演、电影、推荐电影、男演员、女演员。每人每项最多可投五票,票数最高的前五名即可入围。 其中“推荐电影”的入围者,在“最佳电影”提名名单中选出,只需一人推荐、一人和议。 第三轮
进行投票前,与会会员可提出动议,决定某奖项是否从缺,剔除弃权票后,须有过半数票数支持,动议才获得通过。 就入围名单讨论及投票,次序同第二轮,每人每项只可投一票。倘若剔除弃权票后,没有入围者获半数票以上,即淘汰得票最低者再投,直至有得票过半数为止。若最后两名对手票数相同,则再投一次表决;如仍然未分胜负,该奖项便有两个得主。一个奖项得主诞生后,才开始下一项的讨论。 其中“推荐电影”的入围者,须有出席人数三分之一或以上票数支持,并且支持者多于不支持者,才可成为推荐电影。若支持票数与不支持票数相同,则再投一次。若票数仍然相同,便不能成为推荐电影。

历届回顾

历届中国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回顾 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7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19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20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22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2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2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第25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影帝影后

年份届次影帝影后 1995年 第01届 张国荣《东邪西毒》 陈冲《红玫瑰白玫瑰》 1996年 第02届 周星驰《大话西游》 斯琴高娃《天国逆子》
萧芳芳《女人四十》 1997年 第03届 吴镇宇《旺角揸Fit人》 张曼玉《甜蜜蜜》 1998年 第04届 刘青云《高度戒备》 吴倩莲《半生缘》 1999年 第05届 黄秋生《野兽刑警》 吴君如《古惑仔情义篇之洪兴十三妹》 2000年 第06届 吴镇宇《爆裂刑警》 罗兰《爆裂刑警》 2001年 第07届 吴镇宇《公元2000》 秦海璐《榴梿飘飘》 2002年 第08届 刘青云《绝世好Bra》 郑秀文《钟无艳》 2003年 第09届 黄秋生《无间道》 王菲《天下无双》 2004年 第10届 刘德华《大只佬》 张柏芝《大只佬》 2005年 第11届 梁朝伟《2046》 章子怡《2046》 2006年 第12届 梁家辉《长恨歌》 周迅《如果爱》 2007年 第13届 李连杰《霍元甲》 巩俐《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8年 第14届 梁家辉《跟踪》 斯琴高娃《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2009年 第15届 张家辉《证人》 鲍起静《天水围的日与夜》 2010年 第16届 王学圻《十月围城》 惠英红《心魔》 2011年 第17届 泰迪罗宾《打擂台》 杨千嬅《抱抱俏佳人》 2012年 第18届 刘青云《夺命金》 叶德娴《桃姐》 2013年 第19届 杜汶泽《华丽之后》 空缺 2014年 第20届 张家辉《激战》 章子怡《一代宗师》 2015年 第21届 刘青云《窃听风云3》 赵薇《亲爱的》 2016年 第22届 白只《踏血寻梅》 春夏《踏雪寻梅》 2017年 第23届 林家栋《树大招风》 周冬雨《七月与安生》 2018年 第24届 仓田保昭《荡寇风云》 邓丽欣《空手道》 2019年 第25届 黄秋生《沦落人》 曾美慧孜《三夫》 参考资料:

获奖之最

历届获奖之最获奖最多的导演杜琪峯 1999年第5届最佳导演奖《真心英雄》 2000年第6届最佳导演奖《枪火》 2004年第10届最佳导演奖《PTU》 2006年第12届最佳导演奖《黑社会》 2007年第13届最佳导演奖《放逐》 2014年第20届最佳导演奖《毒战》 获奖最多的男演员刘青云 1998年第4届最佳男演员奖《高度戒备》 2002年第8届最佳男演员奖《绝世好Bra》 2012年第18届最佳男演员奖《夺命金》 2015年第21届最佳男演员奖《窃听风云3》 获奖最多的女演员章子怡 2005年第11届最佳女演员奖《2046》 2014年第20届最佳女演员奖《一代宗师》 斯琴高娃 1996年第2届最佳女演员奖《天国逆子》(与萧芳芳双黄)
2008年第14届最佳女演员奖《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