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豪言 共和国首席大将,晚年豪言: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还要重上前线
共和国首席大将,晚年豪言: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还要重上前线
(电视连续剧《解放海南岛》)
舟山解放后,三野又陆续解放了东山岛、嵊泗列岛等,至此,除台湾、金门、马祖、台州列岛外,华东大陆及东南沿海岛屿已被全部解放。

粟裕一直关注着金门作战的准备。解放舟山之前,福建方面的兵力和船只都不足以进攻金门,之后主动权就增大了,粟裕将两个军调往金门,船只也相对集中,基本满足了渡海作战的需要。
与此同时,粟裕还担负着解放台湾的重任,在他的构想中,舟山之役就是攻台“最实际的演习”,两个进攻兵团中便包括了准备用于攻台的宋时轮兵团。
朝鲜战争的突然爆发,让解放金门和台湾的计划被双双推迟,解放军的战略方向由东南转往东北。
毛泽东第一个想到点粟裕为将,让他率部抗美援朝,但粟裕这时已经病倒。长期过度的紧张疲劳,以及战争中积累的创伤,终于让他不堪重负,不仅难以正常理事,连左右目视都很困难,后来经检查,枪伤曾两次伤及其脑神经,他的整个肠子已经错位和相互扭结。
(电影《大决战2淮海战役》)
经中央军委批准,粟裕到青岛疗养,半个月后,病情仍未好转,毛泽东这才决定改换彭德怀挂帅,并安排粟裕到莫斯科进行治疗。
1951年8月,经过治疗,粟裕身体基本痊愈,次月便从苏联归国。回国后,先后在总参谋部出任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
1955年9月,开国后首次授予军衔。粟裕被授大将衔,位列十位大将第一名。
1975年,东台三仓,粟裕重访故地。
这时的粟裕已经离开军队很多年了。在被授以首席大将三年之后,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遭到严厉批判,随后便被撤销总参谋长职务,并被限制接触军队。
(电视连续剧《东方》)
从此以后,粟裕所取得的战绩被有意淡化,甚至抹掉,连苏中“七战七捷”也没人敢提了。
使粟裕感到痛苦的,当然不仅于此。一位三野的老幕僚评价,粟裕“有现代头脑”,他在军队现代化和国防建设上做过很多深入有益的思考和探索,那都是一些真知灼见。只可惜这些看法和建议并不被重视,许多人感叹:“粟裕是被浪费的人才!”
当粟裕再一次回到三仓,真是不胜感慨,昔日战火纷飞的地方,今天已是一片繁荣景象了。
壮丽的街道,轻吟的和风,都显示着昨日的峥嵘蹉跎早已远去,但是赋闲的将军并未忘却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
1978年,粟裕在接见一位外国军事代表时说:“军人有退役,但爱国、关心国防是没有退役的。”
(电影《建国大业》)
他向中央提出请求,“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还要重上前线”。在率军事代表团出访非洲返回时,代表团曾在法国巴黎做短暂逗留,粟裕避其它名胜景点不游,特地去参观和考察了二战盟军的登陆场——诺曼底。
粟裕写过一首诗,叫“老兵乐”,最末两句起初是“遍体伤疤堪自勉,此生聊可慰诸先”,后来他做了修改,改成“对镜不须叹白发,白发犹能再挥鞭。”
1984年,粟裕因病去世。其主墓地分布三处,一在安徽黄山潭家桥,一在浙江丽水,一在东台三仓,正好都是他军事生涯中极重要的转折之地。
作为一个老兵,他将永不退役。
(电影《建国大业》)
今日荐书:
粟裕(1)金门(1)舟山(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