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不耻下问是不是成语 成語: 不恥下問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3-02-15 06:07:49 1042
成語: 不恥下問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167成語: 不恥下問注音: ㄅㄨˋ ㄔˇ ㄒ|ㄚˋ ㄨㄣˋ漢語拼音: ù chǐ xià wè 反義: 恥下問, 師心自用近義:虛懷若谷, 詢於芻蕘釋

成語: 不恥下問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編號: 167成語: 不恥下問注音: ㄅㄨˋ ㄔˇ ㄒ|ㄚˋ ㄨㄣˋ漢語拼音: bù chǐ xià wèn反義: 恥下問, 師心自用近義:虛懷若谷, 詢於芻蕘釋義: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語出《論語.公冶長》。△「不媿下學」、「無惡下問」Emoji符號: ‍️⬇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不恥下問”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據《論語.公冶長》記載:春秋時,孔子的學生子貢覺得孔圉生前的為人,不適合取「文」這個諡號,因為他並不溫文儒雅。於是問孔子說:「孔圉為什麼會有『文』這個諡號?」孔子認為「文」可以做另一種解釋,因此回答說:「他天資聰穎又好學,即使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也不會感到羞恥,這樣的行為就可以給他『文』這個諡號了。」後來原文中的「不恥下問」就用來比喻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典源: 《論語.公冶長》子貢1>問曰:「孔文子2>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3>,不恥下問4>,是以謂之文也。」〔注解〕(1)子貢:端木賜(西元前520∼前456),春秋衛國人。善於經商,有口才,列於孔門四科中的言語科。(2)孔文子:孔圉(ㄩˇ),諡文,生卒年不詳,春秋衛國大夫。(3)敏而好學:聰明好學。敏,聰慧。(4)下問:向年紀、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書證:01.《論語.公冶長》:「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源)02.漢.荀悅《申鑒.政體》:「天子有四時。朝以聽政,晝以訪問……不拒直辭,不恥下問。」03.《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衛二劉列傳.劉廙》:「聖人不以智輕俗,王者不以人廢言。故能成功於千載者,必以近察遠,智周於獨斷者,不恥於下問,亦欲博采必盡於眾也。」04.《抱朴子.內篇.勤求》:「夫讀五經,猶宜不恥下問,以進德修業,日有緝熙。」05.《晉書.卷四二.王渾列傳》:「陛下欽明聖哲,光于遠近,明詔沖虛,詢及芻蕘,斯乃周文疇咨之求,仲尼不恥下問也。」06.《新唐書.卷一六二.獨孤及列傳》:「孔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然則多聞闕疑,不恥下問,聖人之心也。」07.《明史.卷二八八.文苑列傳四.焦竑》:「殿下言不易發,得毋諱其誤耶?解則有誤,問復何誤?古人不恥下問,願以為法。」08.《老殘遊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教宗旨何如?」用法説明:【語義說明】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褒義。【使用類別】用在「虛心請教」的表述上。【例  句】<01>他的成功就在於他能不恥下問,虛心受教。<02>當主管的人就怕不懂裝懂,無法不恥下問<03>虛懷若谷,不恥下問正是老長官讓人懷念的地方。<04>你要多不恥下問,去聽聽部屬的意見,藉以集思廣益。<05>他雖然學術地位崇高,但虛懷若谷,不恥下問,讓人更加尊敬他。<06>就是因為老教授已是權威,所以他不恥下問的精神,更令人欽佩。<07>你沒看到柳樹越高大,枝條越低垂嗎?學問越高的人,越應該不恥下問<08>你若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獲得人們的尊敬,就要能真正做到不恥下問<09>王博士每次下鄉,就到處向當地農民請教水土情形,不恥下問的精神令人敬佩。辨識: 請參考『辨識167.html』 成語接龍

“問”字開頭的成語

問道於盲問柳尋花問罪興師問花訪柳問柳評花

“不”字開頭的成語

不學無術不共戴天不倫不類不恥下問不可救藥不脛而走不求甚解不速之客不寒而慄不毛之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足掛齒不識時務不翼而飛不修邊幅不屈不撓不勝枚舉不知所措不見經傳不可一世

“問”字結尾的成語

不恥下問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不恥下問。

不耻下问是不是成语 成語: 不恥下問是什么意思?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不恥下問。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不恥下問”分成的單字詳解:

不, 恥, 下, 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