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
1.如题:准备中国近现代史的复试都需要看点什么啊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 白寿彝总主编、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第1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2000年。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曾业英:《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2000年版。 张注洪等:《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补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
2.了解中国近代史 看什么书 陈丹青
个人推荐
袁氏当国、
晚清七十年、
李侃等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
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
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中华书局。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三联。
茅家琦《太平天国通史》,南京大学出版社。
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华东师大出版社。
陈书麟《中法战争》,海洋出版社。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人民出版社。
廖一中等《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人民出版社。
金冲及等《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关于中国近代史
学习中近史要多看一些专著,这里推荐几本《天朝的崩溃》茅海建《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桑兵费正清《剑桥晚清史》(上下两册)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章开沅主编《辛亥革命史》(3卷本)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78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四卷),中华书局1991年。
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人民出版社1988年。 戚其章:《国际法规视角下的甲午战争》,人民出版社2001年。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张开滦、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0--1981年。
米新夏:《北洋军阀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彭明:《五四运动史》(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黄修荣:《国民革命史》,重庆出版社1992年。 军事科学院:《抗日战争史》(三卷),解放军出版社19981--1984年。
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下卷),中华书局1984年。 徐涤新、吴成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三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1993年。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年。 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
你把这些书看完,你的近代史就到家了,可以达到研究生水平了。
4.关于中国近代政治的书籍
美]费维恺(Feuerwerker Albert)《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195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196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196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K. E. 福尔索姆《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196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孔飞力(Philip A. kuhn)《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197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陈锦江《清末现代企业与官商关系》(1977),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R.J.史密斯《十九世纪中国的常胜军:外国雇佣兵与清帝国官员》(1978),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199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杨国伦《英国对华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美]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本杰明·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1964),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洪业——清朝开国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周锡瑞(Joseph W. Esherick)《义和团运动的起源》(198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杜赞奇(Prasenjit Duara)《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1988),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滔与晚清改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附:[美]柯文(Paul A.Cohen)《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译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5.我打算报考南京大学历史系的中国近代史方向,可是具体的情况我不清楚
课程编号:02002
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
英文名称:Modern History Studies
周讲课时数:4 学分数:4
课程简介:本课程采用通史与专史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考察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思想、教育、军事等各个层面的变迁,全方位考察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缓慢而艰难的历程,分析和讨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及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因与外因。教学中引进并运用新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评析国内外中国近代史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初步的研究能力。
教材:《新编中国通史》(邱树森、陈振江主编,陈振江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 1、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冯林主编《重新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改革出版社1998年。
5、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三联书店1995年版。
6、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授课手段:课堂讲解、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
成绩考核方式:命题考试(闭卷结合),平时成绩占20%,课程论文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主讲教师:陈蕴茜
6.我打算报考南京大学历史系的中国近代史方向,可是具体的情况我不清
课程编号:02002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英文名称:Modern History Studies周讲课时数:4 学分数:4课程简介:本课程采用通史与专史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考察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思想、教育、军事等各个层面的变迁,全方位考察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缓慢而艰难的历程,分析和讨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以及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内因与外因。
教学中引进并运用新的思维方式与理论,评析国内外中国近代史最新研究成果与动态,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初步的研究能力。教材:《新编中国通史》(邱树森、陈振江主编,陈振江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书: 1、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中华书局,1989年。
3、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4、冯林主编《重新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改革出版社1998年。
5、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三联书店1995年版。6、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授课手段:课堂讲解、课堂讨论、课程论文等成绩考核方式:命题考试(闭卷结合),平时成绩占20%,课程论文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40%主讲教师:陈蕴茜。
7.大国崛起之美国观后感200字
大国崛起
——新国新梦:美国 观后感
“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它的名字叫美利坚合众国,也被称作美国。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的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这是大国崛起之美国纪录片的开头语。一个大国的崛起要有独立的主权,要有人才,要有法律,还有创新与名族精神。它用短短的介绍把一个强大的迷人的美国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现在的这一代,对着美国有过太多的迷恋与崇拜。从经济实力到文化,从政治到军事,美国无不以它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了解它。
美国之所以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我认为“五月花”号的到达是最主要的因素。它无疑改变了美洲大陆上这片神奇国度的命运,从此美国有了不一样的景象。太多的苛捐杂税让殖民地人命不堪忍受,最终决定反抗,真正的转变之路开始了,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签署了《独立宣言》,规定“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自由权生命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的签署无疑开启了美国独立的新篇章。从此美国又向崛起迈进了一大步,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才会有强大的希望。从此美国的独立战争就爆发了。在华盛顿的领导之下,经过八年的战争才最终赢得了独立。
你说一个国家有了完善的政治、经济体系,有了大量的财富,有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及人才,还有广阔的空间任其发展,同时又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它能不强大么?
看了大国崛起,我只能感叹,美国,命真的是太好了,它的崛起是有理由的。不过,我更相信我们中国,一个更具凝聚力的国家,一个伟大的民族,终有一日会超越这些大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