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这个不足三千人的小镇,出了两个中组部长,一是国民党一是共产党

火烧 2021-07-03 01:56:54 1062
这个不足三千人的小镇,出了两个中组部长,一是国民党一是共产党 原标题:这个不足三千人的小镇,出了两个中组部长,一是国民党一是共产党 在上海西南青浦区有一个小镇——练塘镇。 gt 为什么叫练塘镇?此地旧
这个不足三千人的小镇,出了两个中组部长,一是国民党一是共产党

这个不足三千人的小镇,出了两个中组部长,一是国民党一是共产党  

原标题:这个不足三千人的小镇,出了两个中组部长,一是国民党一是共产党 在上海西南青浦区有一个小镇——练塘镇。 >为什么叫练塘镇?此地旧称章练塘。据说三国时东吴曾在这里造船,张帆在此练水军,有人把“张”错念成“章”,叫成“章练塘”,由此得名。 >明末清初,练塘镇属毛江、元和、青浦三县合辖。到清宣统时归青浦县管辖。青浦县原属江苏省,1958年划归上海市,现在为上海市的一个区。 >这个小小的练塘镇,曾经不足三千人,却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国民党的吴开先,一个是共产党的陈云。 >有趣的是,两家还是邻居。吴开先年长陈云六岁,先投身革命,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在1927年上海四一二政变后跟了蒋介石,还当上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后来成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名震一时。 >吴开先本是金山县枫泾镇人,过继给叔父吴天锡为子,才来到练塘镇,由此才成为陈云的邻居。两人从小就认识。但是,两个邻居的两个儿子(陈云家也只他一个儿子)起初走的道路一样,都是共产党。但是,吴开先跑到国民党那里干后,陈云却一直在共产党。吴开先在30年代担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云在40年代担任了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两个邻居在30年代因为分属不同阵营,一度在上海滩的十里洋场还较量过。陈云后来说:“吴开先是个反共的坚决分子,屡次设法要捕我。”可是,他不仅没抓到陈云,反而当了陈云的“工作助手”。 >在30年代初,陈云就已经中共临时中央常委,且担任中共特科书记。吴开先则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常务主席,两人都在上海,却是对手。吴开先主持国民党市党部以破坏中共地下党为首要任务,陈云则是负责惩处叛徒。吴开先对于中共的一个手法,就是发动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去自首、叛变,发展他们为内奸。为此,陈云针锋相对,谁叛变就率领特科进行惩处。为了对付吴开先的恶招,也向吴开先领导的上海国民党市党部派遣特工人员。偏偏他们两人有一个同乡,叫做沈寿亚。此人在大革命时是跨国共两党的党员,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他在陈云领导下做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又跑到了吴开先那里担任组织科文书。于是,陈云找他谈话,要他长期埋伏在吴开先那里负责搞情报。 >于是,开始的时候,沈寿亚因为职务太低得不到什么重要情报,不久他就升为组织科登记员。这个登记员,权力却不少,专门负责登记那些意志不坚定的中共党员和叛徒秘密去国民党市党部自首的登记工作,并且管理登记表。陈云便让他找到一个机会,向吴开先提了两个建议,一是把自首登记表与一般党员登记表格分开处理、保存;二是鉴于事情重大,只有姓名怕弄错人,让自首者在登记表上交上本人的相片,以便存底留档。吴开先立即采纳了这个建议,还夸奖沈寿亚肯动脑筋,令他专职负责保管自首登记表。 >从此,中共党内谁去国民党党部秘密自首了,他的姓名、职务、年龄等情况就立即通过报告沈寿亚到了地下党那里,若是弄不清是谁,沈寿亚还把自首者的相片弄出来,供陈云等人鉴别。 >这一工作对于陈云领导的科特锄奸和保护党内秘密起了重要作用。 >一次,林育英(即张浩,大革命时期的工会领袖、满洲省委书记,后为中央委员)的妻弟向国民党部登记自首,吴开先布置他继续与林育英来往,准备发现中共地下党的上下左右关系后一网打尽。开始,林育英不相信妻弟会出卖自己。结果,沈寿亚将登记存底和相片弄出来作证,林育英终于相信了,叛徒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在上海滩的较量中,吴开先不仅抓不到陈云,反而被陈云利用,这不能不说后生可畏。 >不过,这个吴开先也算是一条汉子。在抗战爆发后,他留在上海进行地下抗日工作,结果被日本宪兵捕获,羁禁在76号的拘留所。他宁死不屈,一次要吞金自杀,一次在提讯想跳楼,两次求死,都没死成。最后,日本人都拿他无可奈何。遗憾的是,他在1949年上海解放时还是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 陈云在中共中央一直身居高位,担任政治局常委多年,新中国成立时为副总理,后来还成为党中央副主席。 在一个小小的练塘镇,出了一个吴开先,还出了一个陈云,他们还是邻居,分别担任过国共两党的中央组织部部长,是不是很有意思?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