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偏听偏言

火烧 2021-07-13 05:32:18 1062
偏听偏言 【成语名字】偏听偏言 gt 【汉语拼音】 iā tī g iā yá gt 【近义词】:偏听偏信 gt 【反义词】:兼听则明、正直不阿 gt 【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

偏听偏言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偏听偏言
【成语名字】偏听偏言>【汉语拼音】piān tīng piān yán>【近义词】:偏听偏信>【反义词】:兼听则明、正直不阿>【成语出处】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成语解释】偏:只注重一方面。只听信一方面,指处理问题态度不公正,方法不妥当。>【偏听偏言造句】一味的偏听偏言,只会让自己迷失掉正确的方向。>【偏听偏言的】> 唐太宗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从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舜帝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欢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赵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勿入;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况得以反映上来。”唐太宗说:“好啊!”> 魏徵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一系列的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事例正反对比,有气势,说服力强。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善于纳谏的明君形象和一个敢于进谏直言的大臣形象。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阐发的深刻哲理,已为千百年来社会实践所证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