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的)
急求八年级下册的历史复习提纲(人教版的)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__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________向全世界庄严宣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成立了!____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__________为国旗;《_________________》为国歌;____________为首都;
2、历史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史,真正成为___________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_______________。
(国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力量,鼓舞了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意义)
3、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年,西藏地方政府以__________________为首席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______________谈判,双方达成了______________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标志_______________。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_______________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舍身堵枪眼的___________;为严守纪律,纹丝不动,最终被大火吞噬的______________。
第3课 土地改革
1、_____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所有制。
2、土地改革的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地制度,_________也被消灭;___________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_____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_________,农业生产获得迅速______和___________,为国家的_____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__,建立国家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相应地培养____________。
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
大会制定了《_________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___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
1、到_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___________转变,把生产资料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__________阶段。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发生在20世纪_______年代后期,是党在__________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2、大庆石油工人,有“铁人”之称的_____________;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______;

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__________;人民解放军的好战士_______________等。
他们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___________开始后,全国出现大动乱的局面。
2、________年9月13日,________等人乘飞机出逃,在蒙古______________机毁人亡。
___________集团被粉碎。
3、___________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_____________集团,结束了“______________”这场内乱。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1、__________年,关于__________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__________运动,它为__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____________年底,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______________会。
内容:彻底否定“_____________”的方针,重新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_______________”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___的伟大决策;形成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拨乱反正,是___________的开端。
从此,中国历史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时期。
第9课 改革开放
1、_________________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
改革先从______开始。
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首先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最早的经济特区:_________年,我国在广东的______、______、______和福建的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3、对外开放格局:_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济特区成为____________的“窗口”,在____________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5、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__________的改革。
1992年,建立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__改革深化。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我国实行___________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
dp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逐渐形成了_______________理论。
1997年,中共______确立___________为党的指导思想。
2、实质(本质):_______________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全国已建立________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第12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dp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________”的伟大构想。
2、“____________”就是在____________境内,大陆实行___________制度,_________、香港和澳门实行____________制度。
__________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的根本前提。
“_____________”是新时期祖国统一的指导思想。
3、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______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正式成立。
4、__________年 ______月__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__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正式成立。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二十多年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方针的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初步形成。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4课 钢铁长城
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953年底,ze在接见_____________时,首次提出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此后,________________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______________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1、________年10月25日,第____届联合国大会恢复__________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的席位。
2、_______年,_______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________中国,______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此,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3、上海APEC会议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简称APEC)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___________-召开。
第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1、____________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2、_______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___——东方红1号,成为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3、_________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_________水稻,被称为“_________”,他本人也被国际农学界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1、计算机网络技术对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__________时代,以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正在改变着世界,引起__________和_______的深刻变化。
2、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浏览_______、__________、收发__________、网上购物、上课、看病……_____________日益深入地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但_________使用不当,也会产生_________影响。
提倡________________的网络生活。
第19课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到_______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了普及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
第20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___________年,中国北京将举办第__________届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七单元 社会生活
第21课 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
时期衣食住行就业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前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食物匮乏、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
居住条件差农村:畜力,步行
城市:公共汽车,自行车铁饭碗基本没有
改革开放后服装丰富多彩,名牌服装争奇斗艳,服饰成为展示人们风度、个性的方式。
食物丰富,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
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自行车、摩托车、公交车、地铁、轻轨、私家车。
出门旅游:除火车外,飞机或开私家车比例上升。
打破铁饭碗,人才市场,自主择业。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2)人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化说明我国________增强和___________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