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弹冠相庆 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 【成语名字】倚马可待 gt 【汉语拼音】yǐ mǎ kě dài gt 【成语解释】 gt 东晋桓温领兵北伐,命令袁虎依靠在马前草拟一篇告示,袁虎不一会儿即写满七张纸,而且文情并茂。#典出南

倚马可待
【成语名字】倚马可待>【汉语拼音】yǐ mǎ kě dài>【成语解释】> 东晋桓温领兵北伐,命令袁虎依靠在马前草拟一篇告示,袁虎不一会儿即写满七张纸,而且文情并茂。#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倚马可待”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成语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闲得利。”>【成语注解】> 1、 典故或见于《魏志》。> 2、 桓宣武:桓温(公元312~373),字符子,东晋龙亢(今安徽省壤远县西北)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废帝,立简文帝,阴谋篡夺,威势显赫,未果而卒。谥宣武侯。> 3、 袁虎:袁宏(公元328~376),字彦伯,东晋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为桓温记室,太元初,官东阳太守。有《后汉纪》、《竹林名士传》等。> 4、 会须:恰逢需要。> 5、 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书,可用于上书、告示、征讨檄文、军队捷报等。> 6、 辍笔:停笔。> 7、 俄:须臾、片刻。> 〔参考数据〕> 《魏志》(据《琱玉集.卷一二.聪慧》引)> 元瑜姓阮,名瑀,字符瑜,魏时陈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时韩遂据陇,集众起谋。曹操时因出行,使瑜马上作书,欲与韩遂,瑜马上具草,顿笔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笔欲改之,卒无下笔之处也。另可参考:《典略》(据《艺文类聚.卷五八.杂文部四.书》引)>【成语出处】> 1、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2、宋.欧阳澈〈送吴教授〉诗:“万言倚马亦可待?睥睨谪仙当并驰。”> 3、《醒世恒言.卷二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卢柟)八岁即能属文,十岁便□诗律,下笔数千言,倚马可待。”> 4、《醉醒石.第六回》:“(李微)少年博学,诗词书翰,无有不工。真是下笔千言,倚马可待。”> 5、《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公子此时,一团兴致,觉得这事,倚马可待;那知一想,纔觉长篇累牍,不合体裁。”>【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褒义。> 使用类别 用在“文思敏捷”的表述上。>【倚马可待造句】 > 1、要有倚马可待的文才,不能只靠天分,必须累积大量的知识与见闻。> 2、他的学养本佳,原有倚马可待之才,今天让他即席演讲,满座风生,果然精采绝伦。> 3、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的典范。> 4、他有洞察世情的锐利眼光与倚马可待的才思,多年来每天都在报上发表社论,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辨识>【近义词】:一挥而就,七步成诗,下笔千言,援笔立就,笔翰如流,意到笔随>【反义词】:江郎才尽,搜索枯肠,呕心沥血>【参考词语】:倚马才>【汉语拼音】:yǐ mǎ cái>【成语解释】:敏捷的文才。典同“倚马可待”。参见“倚马可待”条。> 1、唐.戎昱〈上桂州李大夫〉诗:“烟霞万里阔,宇宙一身孤。倚马才宁有?登龙意岂无?” >【参考词语】:倚马才高>【汉语拼音】:yǐ mǎ cái gāo>【成语解释】:言文才高超、倚马可待。典同“倚马可待”。参见“倚马可待”条。> 1、唐.卢延让〈送友人赴阙〉诗:“正当天下待雍熙,丹诏征来早为迟。倚马才高犹爱艺,同牛心在肯容私。” >【参考词语】:倚马立成>【汉语拼音】:yǐ mǎ lì chéng>【成语解释】:犹“倚马可待”。见“倚马可待”条。> 1、唐.席豫〈唐故朝请大夫吏部郎中上柱国高都公杨府君碑铭序〉:“剑南节度使益府长史韦抗奏公为管记,飞书之急,倚马立成。” >【参考词语】:立马万言>【汉语拼音】:lì mǎ wàn yán>【成语解释】:“立马”犹“倚马”。“立马万言”犹“倚马可待”。见“倚马可待”条。> 1、宋.王十朋〈上太守李端明书〉:“唐翰林应长庚之梦,世号谪仙人。立马万言,而文章为天下之法,孰谓其非天人耶?” >【参考词语】:倚马雄才>【汉语拼音】:yǐ mǎ xióng cái>【成语解释】:杰出而敏捷的文才。典同“倚马可待”。参见“倚马可待”条。> 1、宋.刘一止〈念奴娇.故山秋晚〉词:“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参考词语】:挥毫立马>【汉语拼音】:huī háo lì mǎ>【成语解释】:“立马”犹“倚马”。“倚马挥毫”即刻成文。典同“倚马可待”。见“倚马可待”条。> 1、宋.刘辰翁〈瑞鹤仙.正丹翁初度〉词:“老子文章,挥毫立马,脱靴嫌污。” >【参考词语】:才高倚马>【汉语拼音】:cái gāo yǐ mǎ>【成语解释】:言文才高超,倚马可待。参见“倚马可待”条。> 1、明.顾大典《青衫记.第二出》:“他才高倚马,志许攀龙。” >【参考词语】:才堪倚马>【汉语拼音】:cái kān yǐ mǎ>【成语解释】:言文才敏捷,倚马可待。参见“倚马可待”条。> 1、明.阮大铖《燕子笺.第四二出》:“兹尔羽林都尉霍都梁,才堪倚马,梦可兆熊。” >【参考词语】:倚马之才>【汉语拼音】:yǐ mǎ zhī cái>【成语解释】:敏捷的文才。见“倚马可待”条。> 1、明.李开先〈纯庵赵尹征粮受奖帐文〉:“奇资异质,本自天成。发迹贤科,倚马之才空北冀。” >【参考词语】:袁宏倚马>【汉语拼音】:yuán hóng yǐ mǎ>【成语解释】:指东晋袁宏斜倚着马,很快就写出一篇长达七纸文情并茂的告示。见“倚马可待”条。> 1、清.袁于令《西楼记.第二八出》:“阮生据案成书稿,袁宏倚马不立草。” >【参考词语】:倚马成文>【汉语拼音】:yǐ mǎ chéng wén>【成语解释】:犹“倚马可待”。见“倚马可待”条。> 1、清.毛奇龄〈百字令.秋风乍起〉词:“倚马成文,磨盾草檄,杀尽中山兔。” >【参考词语】:挥毫倚马>【汉语拼音】:huī háo yǐ mǎ>【成语解释】:言挥笔作文,倚马可待。参见“倚马可待”条。> 1、清.张鸣珂〈齐天乐.江山洵美非吾土〉词:“弹铗歌鱼,挥豪(毫)倚马,尽把闲愁消遣。”>【倚马可待的】> 东晋时的袁虎颇富文才。晋废帝太和四年,大将军桓温领兵北伐鲜卑,急须草拟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随行的袁虎倚在战马前立即起草。不一会儿,袁虎就写满了七张纸,而且写得文情并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记有此事。后来这故事被浓缩成“倚马可待”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其实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经担任曹操的的书记官。《魏志》载汉献帝建安七年,韩遂在陇地一带作乱,曹操准备带兵征讨,大军出发之际,他突然觉得应该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敌营,于是将这项任务交给阮瑀。阮瑀骑在马上,只花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过写好的文稿,拿起笔想要修改,但看来看去却找不出下笔之处。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