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弹冠相庆 开门揖盗

火烧 2023-02-24 03:30:06 1042
开门揖盗 【成语名字】开门揖盗 gt 【汉语拼音】kāi mé yī dào gt 【成语解释】 gt 揖,请。“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语出《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 gt 【成

开门揖盗  

弹冠相庆 开门揖盗
【成语名字】开门揖盗>【汉语拼音】kāi mén yī dào>【成语解释】> 揖,请。“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语出《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成语典故】>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 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成语注解】> 1、策薨:策,指孙策(公元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主孙权之兄。父坚战死,策整军渡江,所向皆破,遂定江东之地,后中箭伤重而卒。权称帝后,追谥长沙桓王。古代诸侯或大官死亡称为“薨”。> 2、权:孙权(公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继兄策之后,据有江东,与汉、魏对峙,成三分之业,后称帝建业,国号吴,在位三十一年。卒谥大皇帝,简称为“大皇”。世称吴大帝。> 3、长史:职官名。汉代丞相和将军皆设有长史官,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或幕僚长。> 4、孝廉:指孙权。汉时有荐举“善事父母,为人清洁有廉隅者”为官的制度,称为“举孝廉”,“孝廉”的地位相当于明清时代的“举人”,孙权十五岁时,曾获荐举,因此张昭称他为孝廉。> 5、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公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三监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天下大治。伯禽,西周鲁国国君,生卒年不详,周公长子。成王以商奄之地及殷民六族封伯禽,国号鲁,都曲阜,在位时曾辅成王,率军征淮夷、徐戎。传说周公制礼作乐,礼制中规定凡有亲人亡故,必须立即放下工作服丧,周公死时,适逢戎人作乱,伯禽家中虽有丧事,却仍立即出征与戎人作战,并未遵守丧制。> 6、奸宄:犯法作乱的人。> 7、巡军:巡视军队。>【成语出处】> 1、《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源)> 2、《梁书.卷三九.羊侃列传》:“吾荷国重恩,当禀承庙算,以扫大逆耳,不能妄受浮说,开门揖盗。”> 3、《东周列国志.第三回》:“申公借兵失策,开门揖盗,使其焚烧宫阙,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4、《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5、《三侠五义.第一一五回》:“蒋平也笑道:『贤弟说的也是。但只一件,世界上有这末明灯蜡烛等贼偷的么?你这不是“开门揖盗”,竟是“对面审贼”了。』”> 6、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姑妄听之》:“此僧中于一激,遂开门揖盗。天下自恃可为,遂为人所不敢为,卒至溃败决裂者,皆此僧也哉。”>【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使用类别    用在“自取其祸”的表述上。>【开门揖盗造句】    > 1、她的风评很差,你如果真的要聘请她,无异于开门揖盗。> 2、这种恶人你竟请来担任要职,不是等于开门揖盗,自找麻烦吗?> 3、这座村子的村民轻信匪徒的保证,开门揖盗,结果被洗劫一空。> 4、如果银行为了省钱,停掉保全人员的巡逻,就等于是在开门揖盗。> 5、由于我当初任用人员不慎,以致今日公款被盗用,正是开门揖盗的结果。> 6、我们今天如果把股份让予他们,等于是开门揖盗,要把公司经营权拱手让人。> 7、他把仓库外的围墙都拆除了,说是要美化环境,我看根本就是在做开门揖盗的傻事。>【近义词】:引水入墙,引狼入室> 辨似:> 形音辨误    > 同    “开门揖盗”及“引狼入室”都有引进坏人,自招祸害的意思。> 异    “开门揖盗”侧重于明知为坏人仍加以引进;“引狼入室”侧重于在不清楚对方底细即加以引入。> 开门揖盗    引狼入室    辨似【造句】> 这座村子的村民轻信匪徒的保证,开门揖盗,结果被洗劫一空。> 不要随便邀请不熟悉的朋友到家里,以免引狼入室。>【参考词语】:开门纳狼>【汉语拼音】:kāi mén nà láng>【成语解释】:犹“开门揖盗”。见“开门揖盗”条。> 1、宋.孔平仲〈紫髯将军〉诗:“揆彼之量岂我容,开门纳狼计何拙。” >【参考词语】:开门纳寇>【汉语拼音】:kāi mén nà kòu>【成语解释】:犹“开门揖盗”。见“开门揖盗”条。> 1、《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孙晟谓仁赡曰︰『公受国厚恩,不可开门纳寇!』” >【参考词语】:开门纳贼>【汉语拼音】:kāi mén nà zéi>【成语解释】:犹“开门揖盗”。见“开门揖盗”条。> 1、《金史.卷九一.温迪罕移室懑列传》:“人生会有一死耳,汝辈慎勿降贼!一旦开门纳贼,城中百姓皆被杀掠,毋以我故败国家事,贼无能为也。” >【参考词语】:开门延盗>【汉语拼音】:kāi mén yán dào>【成语解释】:即“开门揖盗”。见“开门揖盗”条。> 1、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槟榔善坠,惟瘴气者可服,否则能病真气,有开门延盗之患。”> 2、清.魏源《魏源集.补录.筹海篇一.议守上》:“所谓诱贼入内河者,谓兵、炮、地雷,水陆埋伏,如设阱以待虎,设罾以待鱼,必能制其死命而后纵其入险,非开门延盗之谓也。”>【开门揖盗的】> 据《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载,三国之时,孙策率军渡江,平定了江东之地,后来在一次战役中,不慎中箭,伤重不治,临死之前,他将军国大事全部交付其弟孙权。孙权因为兄长死去之事,非常地难过,忙于治丧之事,而忽略了军国大事。长史张昭看到了这种情形,就劝他说︰“当今世间战乱频仍,像豺狼般的乱贼满道,虽然你为了去世的兄长治丧是人之常情,但如果在这样的非常时刻,你仍只顾遵守礼制,不管国家大事,就好像把门打开,请盗贼进到家中,必然会招来祸患,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啊!”孙权听从了张昭的建议,便脱掉丧服,换上军装,前往巡视军队。后来“开门揖盗”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