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弱肉强食的名人名言 弱肉强食

火烧 2021-08-05 12:28:56 1055
弱肉强食 【成语名字】弱肉强食 gt 【汉语拼音】ruò ròu qiá g hí gt 【成语解释】 gt 弱者之肉,成为强者的食物,本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用来比喻强者欺凌、吞并弱者。语本唐.韩

弱肉强食  

弱肉强食的名人名言 弱肉强食
【成语名字】弱肉强食>【汉语拼音】ruò ròu qiáng shí>【成语解释】> 弱者之肉,成为强者的食物,本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吞食,用来比喻强者欺凌、吞并弱者。语本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成语典故】>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据《全唐文.卷五五五.韩愈》引)> 民之初生,固若夷狄禽兽然;圣人者立,然后知官居而粒食,亲亲而尊尊,生者养而死者藏,是故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施之于天下,万物得其宜;措之于其躬,体安而气平。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今浮屠者,孰为而孰传之耶?夫鸟俛而啄,仰而四顾。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弱之肉,强之食。今我与文畅安居而暇食,优游以生死,与禽兽异者,宁可不知其所自耶?>【成语注解】> 1、俛:同“俯”,低头。> 2、深居而简出:指人平日待在家里,很少外出。见“深居简出”。> 3、脱:避免、免除。>【成语出处】> 1、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犹且不脱焉。弱之肉,强之食。”> 2、元.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诗:“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3、明.刘基〈秦女休行〉:“有生不幸遭乱世,弱肉强食官无诛。”> 4、清.魏源〈湖北崇阳县知县师君墓志铭〉:“于是把持之生监与侵渔之书役,交相为难,各执一词,弱肉强食,如圜无端。”> 5、清.魏源〈观物吟〉:“弱肉强食翻手势,不惟除害反争利。”>【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强者欺凌、吞并弱者。> 使用类别    用在“优胜劣败”的表述上。>【弱肉强食造句】    > 1、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平共存,而非弱肉强食。> 2、国际间弱肉强食,谁的实力强,谁就能称霸。> 3、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呈现着弱肉强食的局面。> 4、在非洲草原上,四处都可以见到弱肉强食的现象。> 5、在自然界里,优胜劣败,弱肉强食,是很常见的现象。> 6、动物间弱肉强食的行为,在人类的社会里也不时地上演着。> 7、商场上弱肉强食,唯有努力研发产品,公司才能永续发展。> 8、不同物种间除了弱肉强食的竞争,也存在着互相合作的关系。> 9、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弱肉强食下的牺牲者,我们应该多加充实能力。> 辨识>【近义词】:倚强凌弱,优胜劣败>【反义词】:共存共荣,锄强扶弱>【参考词语】:强食弱肉>【汉语拼音】:qiáng shí ruò ròu>【成语解释】:犹“弱肉强食”。见“弱肉强食”条。> 1、元.黄溍〈题钱舜举画〉诗:“鸟雀鹰鹯皆羽族,强之食乃弱之肉。”> 2、清.赵翼〈静观〉诗二四首之一三:“洪荒甫一辟,即强食弱肉。”>【弱肉强食的】> 唐代由于佛教鼎盛,因此当时的文人及达官贵人,多与僧侣往来,互赠诗文。〈送浮屠文畅师序〉就是韩愈赠予僧文畅的文章。文中表达了他一贯拥护儒家仁义道统的立场。他认为:在天下未教化之初,人民和禽兽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后来圣人出现,治理天下,因为施行仁义和礼乐刑政,人民才得以安逸的生活,也正因为仁道,才能世世代代相传而固守着传统的文化,就像鸟儿,一低头就是要觅食;一抬头,就会环顾四方。野兽们大多藏身在隐僻的深山,很少出来活动。这都是因为害怕其它的动物会伤害自己,因而时时提高警觉,但是这样的小心翼翼,仍然无法摆脱弱者被强者欺凌的危险,弱者之肉,就是强者的食物。现今我们得以过着安详而闲暇自得的生活,与禽兽差别很大,就是因为遵行儒家思想而来。后来“弱肉强食”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强者欺凌、吞并弱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