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火烧 2022-05-24 12:30:10 1068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1、鼓: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

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

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

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

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

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

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

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

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

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

《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

《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 (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

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

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

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

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

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

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

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

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

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

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

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

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

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

作导航工具。

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

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

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

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

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

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

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

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

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

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

1960―1970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

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

在现代科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欧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时间的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发现的,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便已经采用了。

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见有中国人用十进制记述了“547天”的实例。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术是世界上第一种传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资料信息传播出去。

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我们中国人从古时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衔。

印章本来是官衔的标职,到公元前1324年,又开始用来加盖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纪才开始用红色印泥。

中国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

中国人认为,有印章为凭的文件书信和票据经签字更可靠。

现在的印刷书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刚经》,由中国人王印刷,如今已成孤本。

868年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轴,用多块长91厘米,宽36厘米的刻版印的。

后来落在英国人手中,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