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虛構的中國人,讓歐洲人害怕了百年,至今仍然深信不疑
一個虛構的中國人,讓歐洲人害怕了百年,至今仍然深信不疑
晚清時期,中國可謂是積貧積弱,加上清政府只顧自己的驕奢淫逸,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這個時候的西方正在進行工業革命,為了完成資本積累就需要向世界其他國家大量掠奪物資。當時以自然經濟為主的中國自然成為了他們的目標,最終西方列強用大炮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對中國展開了瓜分的浪潮,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大量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成為了常態。當時西方各國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這算是國家層面的軍事侵略,當時西方國家的百姓對自己國家的作為沒有認識,也就是官方的宣傳認為中國人是邪惡的,他們對中國的入侵是在對抗惡魔。這樣的形象塑造的罪魁禍首應該就是英國的小說家薩克斯・羅默。
這要從1912年說起,這一年清朝滅亡,當時的小說家薩克斯-洛莫爾開始了他自己關於「 ”傅滿洲博士”的一系列小說創作,雖然是小說里面的形象,這卻影響了西方人百年來對中國的認識,即便現在也有很多人深信不疑。在他的筆下,傅滿洲博士是個高高瘦瘦的傲慢的家伙,而且還留着長長的胡子,常年穿着清朝官服,同是還帶着清朝的管帽。儼然一個惡魔形象。
但是同他猥瑣的表象相反的,他非常的聰明。更是同是擁有了西方很多知名大學的學位。對很多國家的語言也是非常精通,不管什么樣的事情他都能辦到,但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位傅滿洲是一位有才無德的人。他非常的殘忍,喜歡將活人活活折磨死,同是還發明了很多殘酷的刑罰,比如將人關進「 ”鱷魚地窖”,或者將毒液注入女人的乳房,這樣聽起來和五馬分屍,腰斬,凌遲等酷刑也沒什么區別,光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栗。
細思之下,當時在西方社會出現傅滿洲這樣東方人的形象,這不得不說和當時中國的社會背景有很強的關聯。當時中國對西方的入侵基本沒有抵抗的能力,基本處於任人魚肉的局面,當時比較諷刺的出現了這么個傅滿洲的形象,這也是當時西方的上層統治者為了美化他們的侵略行為,讓西方的普通百姓都認為東方人都是惡魔,就像傅滿洲一樣的惡魔,他們的侵略戰爭是為了自動防衛,防止自身受到東方惡魔的傷害。這樣就能美化侵略戰爭。

傅滿洲就是「 ”黃禍論”的完美體現,同是也是西方人對中國人迫害,瓜分中國的體現,只是小說里面賊喊捉賊而已。這本小說的原作者百年來對中國形象的損害,這是什么都無法彌補的。所以我們祖國要富強,永遠要謹記「 ”落後是要挨打的”,只有當中國富強起來,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頂端,這樣才沒有人能夠污蔑國人的形象。各位網友這么看呢?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