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台湾历史简介短一点 台湾的历史

火烧 2023-03-13 22:00:50 1051
台湾的历史 台湾,古称:夷洲、琉球。根据《临海水土志》。三国时吴王孙权派兵一万前往“夷洲”。此为最早之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其为“琉球”。隋朝曾三次出师琉球。公元610年(隋,大业

台湾的历史  

台湾,古称:夷洲、琉球。

根据《临海水土志》。

三国时吴王孙权派兵一万前往“夷洲”。

此为最早之记述。

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其为“琉球”。

隋朝曾三次出师琉球。

公元610年(隋,大业6年),开始有中原汉民移民澎湖地区。

宋朝时期(公元960-1368年),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

明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地区事务,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

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荷兰舰队占领澎湖,明廷下令福建巡抚南居益将荷兰人赶出澎湖。

但荷兰人的战舰封锁了漳州海口,明朝海军无法出动。

天启三年(1623年)11月,南居益故意邀请荷兰人前往厦门谈判,在宴会上囚禁荷兰代表团,并乘机袭击烧毁了入侵明朝沿海的荷兰战舰。

天启四年(1624年)2月,福建巡抚南居益亲自乘船到金门,下令明军渡海出击收复澎湖。

但荷兰军队依仗坚固的工事与战舰顽抗,澎湖久攻不下。

7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铳部队支援,明军发动总攻,一直打到风柜仔的红毛城下,然后双方又形成僵持的局面。

8月,明军再次兵分三路,直逼夷城,荷兰人势穷力孤,不得不撤离占领了两年的澎湖。

明朝取得了澎湖之战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澎湖。

公元1624年,(大明,天启四年)荷兰军队退出澎湖,占领台湾,修建了热兰遮城和赤嵌城。

展开殖民统治。

公元1626年,西班牙军队登陆台湾北部及东部地区。

在当地展开殖民统治。

台湾历史简介短一点 台湾的历史

公元1642年,荷兰军队打败西班牙军队,独占台湾。

公元1652年,时年九月,台湾农民领袖郭怀一发动武装起义。

后被荷兰军队所镇压。

公元1661年,时年四月南明招讨大将军郑成功率军两万五千人及战舰数百进兵台湾。

公元1662年,时年二月荷兰之台湾总督揆一像郑成功投降。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改赤嵌城为承天府,该热兰遮城为安平镇。

于澎湖设安抚司。

称台湾为:东都。

郑经时期改称:东宁。

公元1683年,清政府派遣水师提督施琅率军两万,战船200艘由铜山出发进攻澎湖、台湾。

澎湖、台湾之郑军大败。

郑成功之孙郑克爽屈膝投降。

公元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公元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签约开阜,台湾之淡水、鸡笼、安平、打狗相继开港,进口以鸦片为大宗,出口则以茶、糖、樟脑为主。

公元1874年,日本借口“琉球飘民事件”,于时年四月向台湾派遣“台湾生番探险队”三千余人由陆军中将西乡丛道率领,乘坐兵舰自琅峤登陆。

5月18日,日本军队开始与台湾当地居民交战。

牡丹社酋长阿实禄父子等战死。

7月,日本军队以龟山为中心建立都督府。

公元1874年,时年十月三十一日,清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北京专约》,清政府向日本支付10两伤亡抚恤金和40万两房屋修造金。

时年十二月二十日,日本军队撤出台湾。

公元1883年-1885年,清法战争爆发。

法国军队进攻台湾。

刘铭传率军予以顽强抵抗,并重创法军。

公元1885年,时年六月,清法战争结束。

法国军队撤出台湾。

公元1885年,时年十月十二日清政府设台湾巡抚,台湾始成为一省。

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

翌年清政府战败求和。

公元1895年,时年四月十七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省与日本。

公元1895年,时年五月二十五日。

台湾民主国建立。

同年夏初,日本军队于台湾北部澳底登陆,同年秋末攻陷台南。

台湾民主国灭亡。

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台湾南部客家军于火烧庄一役战败,至此全台陷落。

史称“乙未战争”。

乙未战争,自公元1895年5月29日日军登陆至同年11月底火烧庄战役持续了约近6个月。

台湾军队战死官兵14000名,日本军队战死164名官兵,4700名官兵病死(其中包括北白川宫能久亲王与山根信成少将)。

公元1915年,台湾发生“西来庵事件”。

台湾爱国者余清芳、罗俊、江定三人为首,举行反日起

义。

公元1945年,时年八月十五日。

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投降。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于台北举行日本军队受降仪式,正式宣布台湾光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