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4一6岁成语故事 不胫而走成语故事_成语“不胫而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火烧 2021-07-03 22:17:21 1066
不胫而走成语故事_成语“不胫而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不胫而走 ùjì gérzǒu【释义】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

不胫而走成语故事_成语“不胫而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拼音】不胫而走bùjìngérzǒu【释义】胫:小腿;走:快跑。没有腿却能跑得很快。原喻贤才投奔慕贤者。后用于比喻事情还没推行就传开了。亦作“无胫而行”、“无足而走”、“无胫而走”。【出处】北齐·刘昼《新论·荐贤》:“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主人公】孔融【近义词】不翼而飞【反义词】秘而不宣

【成语故事】

4一6岁成语故事 不胫而走成语故事_成语“不胫而走”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三国时,吴国的孙策对有才之士十分妒忌,常常借故将一些有才能者杀掉。

有一个名叫盛孝章的有才者住在东吴,是孔融的好友。他为人耿直、孤傲,一向为孙策嫉恨。孔融时时为他担心,生怕他被孙策杀掉。

一天,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介绍了盛孝章的情况,劝曹操招纳盛孝章。孔融在信中写道:“如果要光复汉室,就先得着实求贤;而要得到贤人,就要尊重贤人。”他打了个比方道:“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以:因,意指:珠玉本来是没有脚的,它之所以会落到人们的手中,就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何况贤人是有脚可以行走的呢?)孔融还在信中强调:“只要尊重贤才,贤才就会跑来。”“不胫而走”一成语便出于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