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张衡是著名的 汉张衡《怨篇》诗,以秋兰起兴,极尽哀怨
汉张衡《怨篇》诗,以秋兰起兴,极尽哀怨 汉张衡《怨篇》诗,以秋兰起兴,极尽哀怨 枯木 《怨篇》 【东汉】张衡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我

汉张衡《怨篇》诗,以秋兰起兴,极尽哀怨
汉张衡《怨篇》诗,以秋兰起兴,极尽哀怨 枯木 《怨篇》 【东汉】张衡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我闻其声,载坐载起。 同心离居,绝我中肠。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东汉时期南阳西鄂人,历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间相、尚书等职,于永和四年(139年)逝世。 张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和天文学家。《后汉书•卷五十九•张衡列传》(南朝刘宋时期史学家范晔编著)对张衡单独列传,「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其发明的侯风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观测地震的精密仪器,另外浑天仪、瑞轮荚、记里车、指南针等,无一不是精妙绝伦。由于他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 ”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 ”张衡星”。 张衡博学多才,除了天文地理阴阳历法,还是著名的文学家,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 ”汉赋四大家”,代表作有《二京赋》、《思玄赋》和《归田赋》等。张衡在继承前代诗赋家的鸿篇巨著、辞藻华丽的基础上,逐渐向清新爽丽、短小精练、情境相生的转变,从而掀开了抒情小赋的创作时代,为述志赋注入巨大活力。 刘勰的《文心雕龙》给予张衡高度评价,「 ”自扬(扬雄)、马(司马相如)、张(张衡)、蔡(蔡邕),崇盛丽辞,如宋画吴冶,刻形镂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是则竹柏异心而同贞,金玉殊质而皆宝也。”。 这首《怨篇》是张衡传世不多的几首诗作之一,《文心雕龙》评价「 ”张衡怨篇。清曲可诵。”,其主题是描写女子哀怨幽思之情。 「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猗猗”:美丽茂盛的样子,《诗•卫风•淇奥》:「 ”瞻彼 淇 奥,绿竹猗猗。”。「 ”秋兰”即现在的建兰,也称四季兰,盛花期为秋天,故称秋兰。「 ”中阿”:丘陵之中,《诗•小雅•菁菁者莪》:「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汉乐府诗继承了春秋诗歌的表现手法,大多以起兴的手法开头。大意为:在幽静的丘陵山谷之中,美丽的秋兰繁茂飘逸,迎风绽放,姿态优雅。 「 ”有馥其芳,有黄其葩。”,「 ”葩”原意指花,引申为花之丽采美盛。美丽的秋兰芳香馥郁,沁人心脾,黄色的花朵雍容典雅,美艳动人。 「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秋兰虽然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丘陵,可是其优美的花姿,迷人的芳香,更值得赞美和宣扬。 「 ”之子之远,我劳如何。”,「 ”之子”:这个人。诗词从这里发生转折,从上面的起兴,秋兰的美艳芳香,却生长在深谷,无人欣赏,于是联想到自己的境遇,发出感慨:心中的人儿,却在远方,如此辛劳挂念,又能起什么作用? 「 ”我闻其声,载坐载起。”,此举表达了女子的思念之情:一旦听到他的声音,立刻就坐起来,恨不得马上相见,相思之情可见一斑。 「 ”同心离居,绝我中肠。”,「 ”中肠”:内心。大意为:可惜情投意合的人儿,却远隔一方,如此情形,岂能不令我内心感伤?! 《怨篇》这首诗,用秋兰的幽雅、华美、芳香作为衬托,抒发难以和心爱的人相聚在一起的幽思之情,委婉哀怨,一咏三叹,把女子相思之情,辗转反侧之意,刻画得淋漓尽致,意蕴悠远,情意绵长,凝练隽永,回味无穷,值得咀嚼。 2019/8/31榆木斋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精选频道##生活日记##知识分享# 很赞哦!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