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清照的词 《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诗句译文赏析

火烧 2021-06-06 02:47:44 1054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诗句译文赏析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系列:宋词三百首 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李清照的词 《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诗句译文赏析

《清平乐·年年雪里》(李清照)诗句译文赏析  

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 系列:宋词三百首 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赏梅词作,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词中都约略可见。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苦之感和永国之忧,感慨深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一句还寄托著词人对国事的忧怀。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寄寓著作者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心绪。「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哪里还有赏梅的闲情逸致呢!身世之苦、国家之难揉合在一起,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运用手法: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国之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