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2.25 历史上的今天义勇军进行曲
历史上的今天义勇军进行曲
一、中国历史上有过多少首国歌
中国国歌,起源於19世纪。
在20世纪前叶,出现了许多官方或者非官方的国歌。 普天乐 1878年(光绪四年),曾纪泽出使英、法,两年后又兼任驻俄公使,谱写了名叫《普天乐》的歌曲,并作为“国乐”的草案上呈朝廷,但没有得到朝廷的批准,不过在海外已被当作国歌来演奏。
节奏过于缓慢,经常受到批评。 李中堂乐 半官方??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因为要在欢迎仪式上演奏来宾的国歌,所以临时找了一首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临时作为国歌,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
称《李中堂乐》。 金殿?头紫阁重, 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 五色??驾六?。
颂龙旗 半官方??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於斯万年, ???|大帝?? 山?[纵?M?立?茫?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伲? 地大物产博。
?P我黄?帝?眨? 唱我帝?瑁? 歌词里面的“兆”过去表示一百万。 巩金瓯 官方??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爱新觉罗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郭曾?孕抻?。
歌词是文言文。中华民?裾J《?金瓯》曾?是?琛? ?金瓯, 承天?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胞, 清?r幸遭。
真熙?, 帝?n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五旗共和歌 临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在蔡元培之下?Ð徵求可能的?瑁?戆洳剂酥谢ك窆R?r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歌名《五旗共和歌》。
???|开化中?纾? 揖美追?W, 旧邦新造。 飘?P五色旗, 民??s光, 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中?哿⒂钪骈g 官方、地?^性?? 袁世凯於1915年5月23日令颁?裼茫趼蹲髑?J昌作词。
中?哿⒂钪骈g, 廓八埏, 华????????p, 江湖浩?山绵连, 共和五族开?蛱欤? ?|万年。 袁世凯称帝后,於同年12月19日改用下面歌词 : 中?哿⒂钪骈g, 廓八埏, 华????????p, 江湖浩?山绵连, ?烊A揖?开?蛱欤? ?|万年。
卿云歌 官方?? 卿?歌分?榈谝淮渭暗诙?砂姹荆?砂姹驹~均取自尚??饔菟雌ء? 第一次卿?歌??913年4月8日第一?谜??_?涠Y?r?河门R?r?瑁?删?橥?s??所添加,?.?W士?|(Jean Hautstont)谱曲。 卿??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偷┵猓? 日月光华, 旦?偷┵狻? ?r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1916年,袁世凯下台,北洋政府当政,于1919年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配上乐曲作为国歌,是?榈诙吻潆?歌。 卿??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偷┵猓? 日月光华, 旦?偷┵狻? ?窀锩? 临?r?? ?窀锩栌牲S埔?官?W校?官所作,1926年7月1日发?选F湫膳c著名童谣《?呻b老虎》(香港名?椤洞蜷_蚊?ぁ罚狥rère Jacques)相同。
打倒列??,打倒列??, 除?阀,除?阀; 努力?窀锩?窀锩? 齐?^斗,齐?^斗。 打倒列??,打倒列??, 除?阀,除?阀; ?窀锩晒Γ?窀锩晒Γ? 齐?g唱,齐?g唱。
中华民国国歌 中华民国国歌名为《三民主义歌》“三民主义歌”歌词,由中国国民党党员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合作作词。 原为广州黄埔军校的校歌,首次出自民国十三年6月16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对该校师生之训词。
北伐成功之后,中国国民党选择三民主义歌歌词为党歌并公开征求伴随音乐。程懋筠的作曲在139名参赛者获胜,得到500银圆奖金。
1930年3月24日,许多国民党党员提议使用“三民主义歌”作为国歌。 由于反对使用一党标志代表全国,所以设立了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支持国民党党歌。
1937年6月3日,中央常务委员会批准了提案, 而在1943年, “三民主义歌”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 “三民主义歌”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被选择为世界的最佳的国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中华民国国旗歌 中华民国国旗歌,是由戴?髻t作词,黄自谱曲。
它是在升降中华民国国旗时特别演奏的歌曲,在国际场合升起代表中华民国之国旗或旗帜时,包括中华台北队在国际体育竞赛得金牌时,均演奏国旗歌而非国歌。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并未单独制作国旗歌。
升降国旗演奏国歌。中华民国的情况属于少数例外。
而由于国际间关于一个中国的争论,多数国家及国际组织选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1949年后(或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后)中国的代表,中华民国国歌在台北无邦交的国际场合无法演奏。 国旗歌成为被国际奥会等单位接受的替代方案。
由于在中华民国有效管辖的台澎金马,升降旗仍使用国旗歌,所以国际组织的替代案台北也予以接受。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伲Ñ浅。
二、我们今天任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70年前,由著名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创始人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原本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歌曲以雄壮的旋律、坚定的行进节奏,塑造出万众一心、抗日救国的英雄形象,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1949年,著名画家徐悲鸿向md提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得到了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
1949年10月1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每当我们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唱着这鼓舞人心的歌曲时,心中总会热潮澎湃,一种激昂、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让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振奋的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诞生于1935年5月16日。
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鼓舞着中华民族儿女去奋勇前进。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
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
后来,聂耳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做好这支曲子不久,聂耳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时年23岁。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处演唱。影片上映后,迅速传遍各地。
歌曲以雄壮的旋律,坚定的行进节奏,塑造出万众一心、抗日救国的英雄形象,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时代催促新中国制定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1949年春天,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得知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我国代表团有些为难,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于是,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
但是,对歌曲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有争议。有人说“现在北平(当时北京叫北平)已经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怎么能这样唱呢?”最后,郭沫若决定把这句词改成“中国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
代表团回国之后,汇报了这一情况,引起有关方面对制定国歌问题的重视。 1949年6月,第一届政协筹备会正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一些事项,感到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他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由马叙伦任组长、yj、沈雁冰任副组长的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并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另聘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姚锦新四名音乐家担任顾问。
7月15日至26日,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国旗、国徽、国歌征集启事”,反响十分强烈,截至8月20日,仅国歌一项应征稿就收到632件,歌词歌谱6926首,但都不够理想。 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画家徐悲鸿。
第六小组经过反复讨论,没有最后确定。9月2日,政协筹备组第六小组就制定国歌问题再次举行会议,md、ze同志出席会议,聆听代表们的意见,张奚若、郭沫若、刘良模、梁思成等都同意徐悲鸿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为了慎重起见,md和ze于9月25日晚在中南海丰泽园会议室又召开了一次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的协商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文化界人士参加会议,意见得到了统一。于是,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提案,正式提交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审查通过。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一次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特殊时期,国歌被“整。
三、我们今天任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70年前,由著名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创始人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原本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歌曲以雄壮的旋律、坚定的行进节奏,塑造出万众一心、抗日救国的英雄形象,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1949年,著名画家徐悲鸿向md提出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得到了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
1949年10月1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天安门广场响起。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 每当我们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唱着这鼓舞人心的歌曲时,心中总会热潮澎湃,一种激昂、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这首让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振奋的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诞生于1935年5月16日。
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凝聚着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鼓舞着中华民族儿女去奋勇前进。
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
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
后来,聂耳又在躲避国民党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
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做好这支曲子不久,聂耳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时年23岁。
《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影片主人公、诗人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在影片开头和结尾处演唱。影片上映后,迅速传遍各地。
歌曲以雄壮的旋律,坚定的行进节奏,塑造出万众一心、抗日救国的英雄形象,反映出当时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革命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很快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抗战歌曲。 时代催促新中国制定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也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1949年春天,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保卫世界和平大会”。
中国代表团应邀出席,得知大会规定:开幕式那天各国代表团进入会场时,都要奏、唱本国国歌。我国代表团有些为难,因为当时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没有代表新中国的国歌,于是,大家在一起研究,决定唱《义勇军进行曲》来代替。
但是,对歌曲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有争议。有人说“现在北平(当时北京叫北平)已经解放,新中国即将成立,怎么能这样唱呢?”最后,郭沫若决定把这句词改成“中国民族到了大翻身的时候”。
代表团回国之后,汇报了这一情况,引起有关方面对制定国歌问题的重视。 1949年6月,第一届政协筹备会正筹备新中国成立的一些事项,感到需要制定一首新中国国歌已迫在眉睫,他们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由马叙伦任组长、yj、沈雁冰任副组长的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并设立“国歌初选委员会”,委员会由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郭沫若和徐悲鸿等人组成,另聘马思聪、吕骥、贺绿汀、姚锦新四名音乐家担任顾问。
7月15日至26日,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在《人民日报》等国内外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国旗、国徽、国歌征集启事”,反响十分强烈,截至8月20日,仅国歌一项应征稿就收到632件,歌词歌谱6926首,但都不够理想。 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画家徐悲鸿。
第六小组经过反复讨论,没有最后确定。9月2日,政协筹备组第六小组就制定国歌问题再次举行会议,md、ze同志出席会议,聆听代表们的意见,张奚若、郭沫若、刘良模、梁思成等都同意徐悲鸿的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为了慎重起见,md和ze于9月25日晚在中南海丰泽园会议室又召开了一次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问题的协商座谈会,邀请各民主党派和文化界人士参加会议,意见得到了统一。于是,政协筹备会第六小组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提案,正式提交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审查通过。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一次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特殊时期,国歌被“整容” 新中。
四、有关我国的国歌历史
在国歌问题上,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发出了公开徵求国歌词谱的通知,社会上反响非常强烈。
截止到一九四九年九月下旬,共收到国歌稿件六百三十二件,歌词六百九十四首。投稿者来自社会各界,有学生、中小学教师、大学教授、工人、农民、机关干部、作家和解放军战士等。
经过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慎重研讨,认为徵集稿件足以应选者尚少。因此,著名画家徐悲鸿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
此建议得到ze、梁思成等代表的一致赞成。当有人提出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句子是否过时时,ze说:「这首歌在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尽管现在新中国成立了,但今后还可能有战争,还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因此还要居安思危,还是用原词。」最后,这首在抗日战争中田汉仓促写在香烟衬纸上的歌词和聂耳呕心沥血谱的曲,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同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五、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沿革
九一八事变后仅仅一个月,抚顺清原的“血盟救国军”就打响了辽东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与此同时,《国歌》的母本——《血盟救国军军歌》诞生,早于《义勇军进行曲》三年多的时间,1931年10月16日,在抚顺大地上就唱响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015年7月16日,4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抗战先烈的后人一致认定:1931年10月16日诞生的《血盟救国军军歌》是国歌的“母本”,抚顺是国歌的奠基地。这首歌的歌词与我们熟悉的国歌极其相似: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这首歌就是《血盟救国军军歌》,作者是清原满族自治县的孙铭武、孙铭宸(又名孙耀祖)兄弟。
2015年7月16日,抚顺市召开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抚顺——国歌奠基地”座谈会,来自省内的4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抗战先烈的后人参与了座谈,与会人士一致得出结论:早于《义勇军进行曲》3年多的时间,即在1931年10月16日,在抚顺大地上就唱响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抚顺是国歌的奠基地!在这次座谈会上,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沦陷史研究室主任张洁说,《血盟救国军军歌》是国歌的“母本”,国歌是如何发源的问题一直是历史研究领域的空白,做好这项工作对国家、对社会来说都是重大贡献。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副会长、辽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学先生认为:大量历史资料证明,“抚顺是国歌奠基地”这一提法可以认定是准确的。
孙氏兄弟为国歌提供原创素材据资料记载,2002年9月28日,抚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平鲁对住在抚顺西葛联社、在抚顺石油一厂做司机的孙铭武的儿子孙超进行采访考证。孙超回忆说:“我父亲举义抗日当初还创造了一首《军歌》,那是1931年10月16日,我当时15岁,在创作现场。”
老人还当场给王平鲁唱了这首军歌,用的是东北人口气,老调子。他说歌词为父亲和叔叔孙铭宸联合创作,由张显铭谱的曲。
另外,2003年,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抚顺市地方史学会常务理事白凤羽在清原大苏河采访了当年的救国军老战士孙绪恩,当时,孙绪恩还动情地唱起这首歌。这些线索引发了抚顺市有关部门的注意。
2014年,抚顺市政协成立了考证工作组,到清原、沈阳、锦州、张家口、唐山、北京、古北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地开展专题调研。那么,孙氏兄弟到底是什么人呢?孙铭武,1889年9月15日出生在清原县中寨子村一个中农家庭里。
兴京县警官教练所毕业。曾任奉军的连长、营长。
孙铭宸别名孙耀祖,是孙铭武的弟弟。兴京县立师范毕业,当过小学校长和清原县教育局学务委员和调查员。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当天,孙铭武目睹了日寇的侵略暴行,于是与曾在日本留学的老友张显铭一起发动亲友、同乡组织抗日武装。同时,他们策动辽宁公安大队第二十八中队李栋材部哗变。
孙铭武又变卖家产、购置枪支,并决定在1931年10月中旬起义。孙铭武、孙铭宸和张显铭在起义前夕,在中寨子村孙家大院,创作了一首义勇军抗日军歌,这就是《血盟救国军军歌》。
孙氏兄弟作的词,张显铭谱的曲。1931年10月19日,孙铭武、张显铭与李栋材的二十八中队400多人,集合于清原县大苏河乡,唱着军歌,宣布起义,成立“辽东血盟救国军”。
孙铭武被推举为血盟救国军总司令,李栋材为总指挥,张显铭为总参议,孙铭宸在各地购置枪弹等军用物资。1932年1月,救国军已发展到千余人。
1月末,孙铭武、张显铭等20余名将士被害。孙铭武牺牲后,孙铭宸带领余部参加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被委任为第六旅旅长,与敌战斗。
最终,队伍被打散。后来,孙铭宸被捕入狱,被日军杀害,时年39岁。
2014年9月1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这份按烈士牺牲年份和姓氏笔画排序的名录中,辽东血盟救国军总司令孙铭武排在了第一位。
2015年4月1日,抚顺考证工作组到清原孙铭武老家中寨子村,找到了孙铭武的亲属姜学儒了解情况。已经93岁的老人讲述了当时的情况:“我管孙铭武叫三大爷,管孙铭宸叫四叔。
我当时9岁,经常出入孙家大院玩闹。一天在正房一间屋内,有一人手持木棍在一长条桌前指挥,有20人左右一起唱‘起来、起来!’我以为大人嫌我‘碍事’,让我起来呢。”
2015年4月21日,考证工作组在张家口,孙铭宸的孙子孙滦宁取出了他珍藏多年的老照片,那是爷爷决心回东北之前与他的侄儿孙治平的合影。孙滦宁回忆说:“爷爷到北平后,在‘救国会’的安排下到北京大学等处演讲,宣传介绍辽东义勇军的战斗事迹,演讲到结尾时,呼号、演唱的就是《血盟救国军军歌》的歌词。”
在唐山,孙铭宸的另一个孙子孙克本对考证工作组回忆,1954年就听他父亲孙镇中唱《义勇军进行曲》,当时还说这里有你爷和你三爷闹义勇军时编的词儿。随后,抚顺考证工作组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发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给予孙铭武、孙耀祖兄弟极高的评价:“他们是以国为家的爱国忠烈,他们用鲜血和生。
六、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在什么事件下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
是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下产生的。
《义勇军进行曲》最早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1934年秋,田汉为该片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最后一节诗稿被选为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歌词写完后不久,田汉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 。
1935年2月,导演许幸之接手《风云儿女》的拍摄,不久后,去监狱里探监的同志辗转带来了田汉在狱中写在香烟盒包装纸背面的歌词,即《义勇军进行曲》的原始手稿。
当时,聂耳正准备去日本避难,得知电影《风云儿女》有首主题歌要写,主动要求为歌曲谱曲,并承诺到日本以后,尽快寄回歌稿 。
聂耳在收到歌词后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 。1935年4月18日,聂耳到达日本东京后,完成了曲谱的定稿,并在四月末将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影片公司 。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
扩展资料:
《义勇军进行曲》的影响: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播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
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定期安排播放该曲。此外,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台也经常播放该曲 。并且在苏联、法国、捷克等地,《义勇军进行曲》被灌录成唱片并翻译成不同语言,歌名则大多翻译为《起来》。
国民党很多军校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军歌 ,戴安澜将军的国民革命军第200师曾将该曲定为该师的军歌 。张学良于西北练兵时,特别强调了士兵齐唱《义勇军进行曲》的重大意义 。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由于没有如期拟定出国歌,会议于9月27日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义勇军进行曲
七、中国国歌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称为中国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在人民中广为流传,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这首歌作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国歌的诞生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委员力荐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
md、ze当即表示支持他们的意见。但有人认为新中国就要成立了,而此歌的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时了,主张改词。
ze发言,提醒大家要居安思危,安不忘危,留下这句话,让我们耳边警钟长鸣。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34年田汉(右)与聂耳合影 新华社发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剧作家田汉作词;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创始人聂耳作曲。这首歌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影片《风云儿女》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三省,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国民党反动统治下,一些知识分子从苦闷、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线。田汉在写完这部电影故事以后,便遭反动派逮捕,主题歌词是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箔衬纸上。
聂耳主动拿去歌词,在他去日本前完成歌谱初稿,到日本后不久,把歌谱全部完成寄回。歌曲随电影的放映,更由于救亡运动的开展,流传于全国每一个角落,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
“文革”中,由于田汉被打倒,歌词不让唱了,《国歌》只能由乐队演奏。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义勇军进行曲》新词。
改定国歌歌词后,各方面对此一直有不同意见,要求恢复国歌原来的歌词。直到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撤销1978年3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新词,恢复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详情请见:://news3.xinhua/ziliao/2003-01/18/content_695520.。
相关文章
- 历史上的今天12.24 历史上的今天2月17日 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出生
- 香港1968 历史上的今天7月1日 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 历史上的今天12.24 历史上的今天4月21日 罗马帝国建城
- 历史12月25号重大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8月12号 新国会成立
- 历史上的今天12.24 历史上的今天4月17日 日本发表侵华宣言天羽声明
- 历史上的今天12.25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七日
- 中国历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 历史上的今天:四月一日
- 美国华盛顿进入戒备状态 历史上的今天4月3日中国击落美国无人驾驶侦察机
- 历史12月25号重大事件 历史上的今天10月2号:1627年明信王朱由检即帝位
- 我国原子弹 历史上的今天6月19日美处决泄露原子弹机密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