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曾国藩观人术口诀 老祖宗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否可靠

火烧 2023-02-02 21:35:04 1041
老祖宗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否可靠 自古以來,我們聽到過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這些俗語基本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有一些可能放在現在仍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一些隨着時

老祖宗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否可靠  

自古以來,我們聽到過很多流傳下來的俗語,這些俗語基本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其中有一些可能放在現在仍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也有一些隨着時代的發展,已經不適用於當下的社會了。

本文我們要來說的就是一句中國古代的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默唸這句話,是不是覺得十分的拗口呢?“兩腿毛”和“毛兩腿”難道不是一個意思嗎?怎麼還和有福沒福扯上關係了呢?一直以來我們也聽過很多關於有福沒福的說法,比如耳垂大的人會有福。但是也從來沒有聽過體毛也會和福氣有關係啊。下面我們就從這句古語的源頭上給大家解釋一下。

在中國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這句話一直被奉爲真理,就算沒有學過歷史,僅僅看電視劇,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古代人對於毛髮的重視。其實毛髮不止包括頭髮,還包括體毛、鬍鬚這些,另外還有一個現象不得不提,中國古代歷來講究孝道,孝敬父母也是非常被看中的,它還曾被作爲入仕考試的一個標準。一旦毛髮和“孝”掛上了鉤,我們就不難想象它的受重視程度了。這也是毛髮和福氣能夠有關聯的一個重要的背景。

有福之人兩腿毛。

中國古代這個大環境下,最離不開的就是士農工商,其中農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位列第二,自古就有重農抑商的說法。“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句話也和農業有脫不開的關係。古代的衣服大家也都知道吧,爲了方便勞作,農民都會在幹活的時候把褲腿挽起來,久而久之,腿上磨蹭的多了,腿毛就會蹭下去很多,變成光光滑滑的兩條腿。反觀那些不幹活一直享清福的達官貴人呢?自然是腿上的毛被保護的完完整整。有福的人和沒福的人只在腿毛上就能看出來了。

無福之人毛兩腿。

那麼“無福之人毛兩腿”還有什麼意思呢?在中國古代,“毛”和“忙”發音是一樣的,所以“毛兩腿”也可以理解爲“忙兩腿”,這樣的話後半句話是不是更好理解了呢?沒福氣的人可不就是一直在忙碌嗎?我們都知道雖然農業的地位一直都比較高,但是農民的地位卻並不怎麼樣,最勞累、最辛苦,過得最艱難的當屬農民,農民也是披星戴月的典型代表。

中國古代的時候,農業發展並不怎麼樣,全都靠人力和畜力工作,吃的更是老天爺這碗飯,一旦遇到氣候不好可就慘了,稍微有個旱澇災害簡直就是要了農民的命。加之古代的迷信程度之高,認識自然能力之低下,也很難在上天“發難”時做出及時的補救措施。糧食沒有收成,自己吃不上不說,稅也交不上。所以從年頭到年尾,農民一直在辛苦的勞作,但是即便如此,每年還會有很多的農民因飢餓致死。

曾国藩观人术口诀 老祖宗的觀人術: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是否可靠

再加上古代一直分分合合,各種政權交替,只要一遇到戰爭,受苦的還是百姓,這邊徵兵,那邊納糧。本來家裏的勞動力就被派去了戰場,沒有人耕作了,卻偏偏又被逼迫着交納更多的糧食來供給戰場,可謂苦不堪言。中國古代農民的地位之低真的是難以想象,“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大概是最生動的一句總結。一個王朝興盛的時候,農民或許沾不了什麼光,但是一個王朝衰敗,這個王朝的農民必定會因此受到牽連。這句“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的古語,也是對中國古代農民十分貼切的一句闡釋了。

像這種通過人的外表或者生活習性來判斷有福沒福,或者貧賤富貴的,並不僅限於此類的古語,魯迅筆下的孔乙己也是一個代表。只有文化人才會穿長衫,而孔乙己穿着長衫也成了一個“文化人”,不穿長衫的則是貧苦的窮人。就像這句古語,腿上有毛的是富貴的大老爺,腿上沒毛的,就是倍受壓迫的農民。

總結:

當然了,這句古語必須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才有一定的道理,反觀當下,顯然已經不適用了。現在雖然也離不開農業,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不少高科技已經走進了農田,越來越取代人工,農民也不再需要像古時候一樣,揹着負重的賦稅徭役挽起褲腿勞作了。並且現在國家對於農業也很重視,三農問題一直都是社會的熱點問題,政府也會給農民補貼,可以說農民的生活已經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關於“兩腿毛”和“毛兩腿”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農民了,也不能再區分有福還是無福。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直在變化着,很多以前很有哲理的句子放到現在已經不適用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遺忘他們,畢竟這也是老祖宗辛勤勞作的結晶。(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山坡羊·潼關懷古》《增廣賢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