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学器物 制度 思想 道学制度简介

火烧 2021-07-03 12:42:01 1063
道学制度简介 道学制度,「道学」本指道家道教之学,也曾用指儒家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但作为制度之道学, 乃是指学习道教,道学制度则为学习道教的相关制度。道学一词,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见于道教典籍,如
学器物 制度 思想 道学制度简介

道学制度简介  

道学制度,「道学」本指道家道教之学,也曾用指儒家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但作为制度之道学, 乃是指学习道教,道学制度则为学习道教的相关制度。道学一词,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就已见于道教典籍,如成书于南朝齐梁间的道书《上清洞真智慧观身大戒文》说:「道学当以戒律为先,道家之宗尊焉。」书中有三百大戒,每句都以「道学」开头。后来,道学一词也曾先后被用来指儒家的魏晋玄学、宋明理学等,但当代学术界还是将其约定俗成为指道家道教之学。当然,所谓道学并非是学术界从外部研究道教意义上的道教学,而是道教徒内部的学道之学。所谓道学制度也并非泛指道教的各种组织制度,而是专指道教人士学道之学的相关制度。如宋徽宗曾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过道学制度,其内容为:初入学者称为道徒,之后每年进行考试,根据其考试的成绩分别授以元士、高士、上士、良士、方士、居士、隐士、逸士、志士等名号,按五品到九品拨放;又依儒学贡士法,学道之士可通过考试升为贡士,到京入辟雍学习,然后每三年参加「大比」,合格者即为有道之士,可授以道官道职等。

丁培仁:〈谈谈「道家」和「道学」〉,《中国道教》,2006年第4期。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