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为何姜维后半生都在北伐?除了继承诸葛亮遗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为何姜维后半生都在北伐?除了继承诸葛亮遗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姜维,字伯约,在后世人评选出的三国二十名将榜单中,姜维排在最后一位,或许不是他武功和战绩垫底,而是出场时间太晚。姜维的家乡属于魏国管辖,父亲还是当地一名官员,在抵挡异族进攻时战死,朝廷为照顾其家人,直接封姜维为中郎,并让他镇守在天水郡。如果生活在太平盛世,姜维的才能很可能被埋没,而诸葛亮的出现,对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公元228年,蜀国开启第一次北伐行动,由丞相诸葛亮亲自坐镇,沿途城池中的魏国守将,对诸葛亮都相当忌惮,有的选择开城投降,欢迎蜀军进城,有的直接弃城逃跑,姜维却带兵与蜀军交手。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姜维奋勇杀敌,却被怀疑有异心,被队友坑惨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无论可走的他,不得已投靠诸葛亮。
此时蜀国人才凋敝,曾经叱咤风云的五虎将,只有赵云还活着,诸葛亮一眼看出姜维是可塑之才,若能悉心栽培,假以时日必成一员猛将。英雄不问出处,尽管姜维曾经效忠于魏国,诸葛亮依旧对他委以重任,第二年就封侯拜将,比他在魏国的职位高多了。
诸葛亮的胸怀和诚意,让姜维十分感动,决定为蜀国抛头颅洒热血,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另外,由于姜维比较有慧根,诸葛亮将他视作关门弟子,把平生所学传授给他,对姜维给予厚望。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凭借自己的能力升任镇西大将军,一步步成为蜀汉的顶梁柱。
能力越强,责任越大,姜维后半生没有安于享乐,不是在北伐,就是在为北伐做准备,几乎从未歇息过,前前后后共出兵九次,赢过输过也平手过,效果虽然比预想中的差一些,但他从未打算放弃。为何姜维执意北伐呢?除了继承诸葛亮遗志,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为了自保。

作为诸葛亮一手提把起来的将领,姜维心存感恩,他知道丞相至死都不甘心,如果他不贯彻诸葛亮的北伐战略,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甚至略显忘恩负义。为什么说他也是为自保呢?诸葛亮活着时,尚且可以管得住刘禅,经常劝诫刘禅要“亲贤臣,远小人”,多为蜀汉江山社稷考虑。
等到诸葛亮一死,刘禅就像断了绳的野马,开始放飞自我,并把当年他老爸刘备和丞相的话抛到脑后,以“亲小人,远贤臣”为原则,宠信宦官黄皓。姜维性格耿直,看不惯黄皓这种奸佞小人,极力劝说刘禅把黄皓处死。刘禅压根听不进去,姜维因此得罪了黄皓,两人水火不容。
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姜维害怕被黄皓暗算,火速离开成都。姜维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继续领兵作战,存在感和重要性会越来越低,加上黄皓的谗言,性命堪忧,蜀汉也将亡于奸臣之手,所以姜维只能继续北伐,至死方休。
相关文章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为何说诸葛亮最大的失误是看错姜维?姜维做了什么事?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揭秘:三国历史上姜维真的是诸葛亮的私生子吗?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姜维投靠诸葛亮的原因是什么 姜维是怎么样的人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姜维一共经历了几次北伐?姜维的评价为何是贬多褒少?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姜维:姜维死后为何被剖腹取胆?
- 魏延奇袭子午谷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子午谷奇谋易中天 诸葛亮为何北伐?为何拒绝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谈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姜维十一次北伐动力何在?姜维是诸葛亮继承人吗?
- 姜维九伐中原为什么都没有成功 大将姜维北伐的兵力有多少?姜维北伐动用了多少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