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名将之花 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打死的

火烧 2022-09-26 17:07:51 1047
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打死的 1939年11月7日,日本中將阿部規秀在黃土嶺戰役中,被我軍擊斃。此事在日本國內引發震動,日本《朝日新聞》驚慌失措地哀嘆:“‘名將之花’凋謝太

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打死的  

1939年11月7日,日本中將阿部規秀在黃土嶺戰役中,被我軍擊斃。

此事在日本國內引發震動,日本《朝日新聞》驚慌失措地哀嘆:“‘名將之花’凋謝太行山。”

那麼,阿部規秀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爲何他的死,會引發日本人的驚慌?阿部規秀又是如何斃命的呢?

(阿部規秀劇照)

名将之花 日本“名將之花”、山地戰專家阿部規秀,是如何被我軍打死的

一、“名將之花”阿部規秀。

阿部規秀1886年出生於日本青森縣,21歲時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兵科畢業,被授予下士軍銜,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1907年開始,阿部規秀歷任聯隊副官、師團副官、師團參謀長,1932年晉升大佐。1937年晉升少將,擔任日本關東軍第一師團步兵第一旅團旅團長,率部入侵我國東三省。成爲侵華日軍的急先鋒,從此欠下了中國軍民的累累血債。

阿部規秀之所以被日本稱之爲“名將之花”。是因爲他在深入研究了蘇聯和中國軍隊後,提出了山地作戰的新方法,被稱作“新戰術”理論。

日本人根據他的理論,採用了輕機械化的戰法,減輕了坦克和裝甲車的重量,同時採納了他對山地作戰中部隊的合理編制的建議。

(刊登阿部規秀死亡的報紙)

二、日軍先頭部隊遭圍殲,阿部規秀尋仇心切再遭伏擊。

1939年秋天,日本糾集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和第一一〇師團共計2萬餘人,對我晉察冀邊區開始了大掃蕩。此時,阿部規秀已經接替常岡寬治擔任第二旅團的旅團長。

阿部規秀到達淶源後,立即部署了一個大隊的兵力,進犯銀坊。

我軍決定給予敵人迎頭痛擊。派出一個小隊,將敵人引誘進入雁宿崖峽谷,經過激戰,殲滅了敵軍近500人。

阿部規秀得到消息後,惱羞成怒,發誓報仇。

於是,他親自率部趕赴雁宿崖。看到了滿地的日軍屍首,他判斷我軍主力已經撤離,便命令搜索前進,尋找我軍主力伺機決戰。

11月6日,日軍經過偵查得知,我軍主力出現在了黃土嶺一帶。於是,阿部規秀急忙率部趕來。殊不知,這恰好是我軍故意暴露目標,使用了誘敵深入之計,在黃土嶺布好了口袋,故意引日軍上鉤的。

黃土嶺以東的上莊子附近,有一條長約2公里,寬僅百米的山谷。我軍將幾千部隊埋伏在兩旁的山崖上,等着阿部規秀自投羅網。阿部規秀還算謹慎,但一來輕敵,二來報仇心切,還是被我軍牽着鼻子鑽進了包圍圈。

激烈的戰鬥打響了,日軍被我軍打得抱頭鼠竄,死傷過半。

(李二喜晚年照)

三、驕橫跋扈,喪命炮下。

此時,我軍第一團團長陳正湘正在前線陣地用望遠鏡觀察戰場情況。突然,他發現在距離山谷800米處的一個半山坡上,有一座獨立的院落顯得較爲特別。它的周圍,不時有身跨軍刀的日軍出現,院落的右邊還有一個地勢較高的小山包,有日軍端着望遠鏡正在觀察。

敏銳的陳正湘意識到,這必定是日軍高級軍官的指揮所,於是叫來傳令兵,火速調來迫擊炮,炮擊日軍指揮所。

這個任務落到了年僅18歲的炮兵李二喜身上。別看李二喜年紀輕輕,實際上是這個團最好的迫擊炮手,可以不依靠瞄準設施,準確擊中敵人的目標。

當李二喜攜帶迫擊炮跑步趕到陳正湘面前時,陳正湘詢問是否能擊中小院,李二喜目測距離後說到:“目標距離大約800米,保證能一擊即中。”

隨着陳團長的一聲令下,李二喜迅速地發射了兩發炮彈,準確命中目標。院子內的日軍傷的傷,逃的逃,一片狼藉。李二喜又稍稍調整了角度,將剩餘的兩發炮彈打出,炮彈再次精準地在院子中央開了花。

此時的陳團長和李二喜還不知道,對面的小院裏,阿部規秀已被彈片劃開了腹部,切斷了大腿動脈。他們這一炮,已經書寫了抗日戰爭中的奇蹟——炸死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中將阿部規秀。

據事後日本方面的報道得知,李二喜的前兩炮並沒有傷到阿部規秀。當其它日軍四處尋找掩體躲避時,自負的阿部規秀依然坐在正對大門的板凳上,沒有躲藏。隨即,後兩發炮彈傾瀉而來,目空一切的阿部規秀終於命喪炮中。

阿部規秀被擊斃後,李二喜成了戰鬥英雄,聶榮臻司令員還特地獎勵了他一把德國造的駁殼槍。晉察冀軍分區也發來了賀電,表彰了我軍一團擊斃敵酋的壯舉,以及在黃土嶺戰役中取得的輝煌勝利。

與之相對應的是,日本國內則是一片驚呼聲。《朝日新聞》連續三天報道了阿部規秀命喪太行山的消息,稱之爲“自從皇軍成立以來,中將級將官這樣的犧牲,是沒有前例的”。

(參考資料:《中國抗日戰爭全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