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曾侯乙墓编钟多少枚 论述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科学价值及其历史意义

火烧 2022-03-20 00:22:28 1067
论述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科学价值及其历史意义 刚好考试也考这个 希望可以帮到你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一支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

论述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科学价值及其历史意义  

刚好考试也考这个 希望可以帮到你

湖北随县擂鼓墩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墓编钟,是目前同类出土乐器中一支数量较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较准,保存较好的乐器。

是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

它表明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的编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惊人成就。

曾侯乙墓编钟的出土对我国古代音乐史有着重大意义。

1)整套编钟共64枚,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钮钟19枚,分三组排列。

中下两层为甭钟,有45件,也分三组。

编钟之外另有一件是楚惠王铸赠曾侯乙的铜钹。

这套编钟是目前所见古代编制最为庞大的一套编钟,为后人了解曾国宫廷音乐的规模、音乐活动情况进一步提供了实物资料。

它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所达到的高度水平。

2)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十二律齐备。

钟上共有2800多个错金铭文,记载了当时楚、齐、晋、周、申、曾等国的各种律名、阶名、变化音名的对照情况。

这些都反映出春秋战国之际各地音乐文化交流的实际情况,并为研究战国时期的古代乐律提供了实证资料,这也说明我国音乐文化中的旋宫转调问题不止是确凿有据的理论,而且已有音乐实践成果。

3)多数甬钟可发两音(分别在鼓部和隧部)引发了研究者对双音规律实际运用的范围、意义及出现时代的思考。

4)编钟的上层钮钟的律制与三分损益律近似,说明三分损益律较早运用于实践中。

各组编钟八度音程的音分值皆不同,户层三组编钟的律制近似纯律,说明这套编钟是复合律制。

由此可以看出,从编钟制作、月律学理论等方面,研究者都能从曾侯乙墓编钟得到直接的解答和启发。

曾侯乙墓编钟多少枚 论述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的科学价值及其历史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