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印度男子高举右手 為了修行,他拋妻棄子去流浪,高舉右手47年,已定在肩上不能動

火烧 2022-10-07 16:14:31 1032
為了修行,他拋妻棄子去流浪,高舉右手47年,已定在肩上不能動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喻世明言》里說:「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行商常年在外做生意,見不到妻兒,遠離家鄉,自然苦不堪言。然而世界之

為了修行,他拋妻棄子去流浪,高舉右手47年,已定在肩上不能動  

印度男子高举右手 為了修行,他拋妻棄子去流浪,高舉右手47年,已定在肩上不能動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在《喻世明言》里說:「人生最苦為行商,拋妻棄子離家鄉。」行商常年在外做生意,見不到妻兒,遠離家鄉,自然苦不堪言。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人竟然主動選擇這樣的生活方式,不過他並非為了做生意,而是為了修行。
他的名字叫阿馬爾·可傑,一個大名鼎鼎的印度苦行僧,信奉印度教。印度教是2世紀左右形成的,吸收了包括婆羅門教等教派在內的一些思想,屬於多神教,阿馬爾·可傑信仰的就是印度教中最廣受崇拜的大神:濕婆。
正是出於這種信仰,阿馬爾·可傑才走上了苦行之路。可能有人不太理解苦行,印度是一個宗教信仰非常多的國家,苦行在印度婆羅門教、耆那教等教派內都盛行,選擇苦行方式來修行的人,會特意用一些旁人難以忍受的辦法來折磨自己的身體。
而在佛教教義中,苦行分「外道苦行」與「正道苦行」。相傳佛陀曾在悟道前苦行6年,只徒增身體痛苦,卻什麼也沒悟到。於是他選擇放棄無意義的外道苦行,接受牧羊女的飲食供養,隨後徹悟端坐成佛。
按照這種標準來看,阿馬爾·可傑的修行只能算「外道苦行」。原來,阿馬爾·可傑起初只是印度的一個普通男子,他出生以後按部就班地讀書、立業、娶妻、生子,一家五口生活富足。然而,這樣的日子在1970年發生了改變。
根據阿馬爾·可傑的說法,那一年,他熟睡時進入夢境,隨後聽到了神靈的召喚,神靈說他原本可以得到解脫,如果繼續貪戀凡塵世俗,就將陷入無盡轉世苦痛。從夢中醒來的阿馬爾·可傑出了一身冷汗,他把夢告訴了自己的妻子。
妻子沒有放在心上,只說一個噩夢而已,不用在意。然而,阿馬爾·可傑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追隨神明指引,他穿上苦行僧袍,拿上了神聖的三叉戟(濕婆持三叉戟、水罐、手鼓和念珠),離開了溫馨的家庭,開始了自己的流浪苦行之旅。
流浪苦行僧在印度很常見,他們通常不追求任何物質享受,甚至還會特意吃最差的、用最差的,不洗澡、不刷牙、不換衣服;他們會睡在髒亂的山洞裡、滿布刺的荊棘叢中;也會赤著腳在釘床上面走、跳到燃燒的木炭上,需要靜坐冥想時,就長期絕食。
阿馬爾·可傑流浪了3年後,突然意識到自己還沒有徹底放下俗念。於是他又做出了一個決定:高舉右手,表示徹底告別過去,與享樂墮落劃清界限。而且阿馬爾·可傑一舉就沒有再放下來,堅持了47年之久。
由於長期沒有活動,維持一個姿勢,阿馬爾·可傑的右手血脈流通不暢、肌肉壞死,早已固定在肩上不能再動彈,看起來乾枯老朽、十分嚇人。到了今天,即使阿馬爾·可傑想把手放下了也做不到了。
我們可能難以理解這樣的選擇,然而在印度,阿馬爾·可傑卻因此成了其他信徒眼中濕婆的象徵,理由是他足夠虔誠。事實上,苦行在這些教派里是追求解脫的捷徑,如果這個世界真有神靈的話,不知道他們是否會贊同這種修行方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