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如懿传里很黄的描写 清君侧

火烧 2022-04-25 14:23:04 1041
清君侧 【成语名字】清君侧 gt 【汉语拼音】qī g jū cè gt 【近义词】:清除异己、日新月异、风生水起、瞬息万变、一日千里、如火如荼、风起云涌 gt 【反义词】:生死柬 gt 【成语出处】
如懿传里很黄的描写 清君侧

清君侧  

【成语名字】清君侧>【汉语拼音】qīng jūn cè>【近义词】:清除异己、日新月异、风生水起、瞬息万变、一日千里、如火如荼、风起云涌>【反义词】:生死柬>【成语出处】> 1、《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此逐君侧之恶人。”> 2、唐·李商隐《有感二首》诗:“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 3、《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 4、《新唐书·仇士良传》如奸臣难制,誓以死清君侧。>【成语解释】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清君侧造句】奸臣大都采取清君侧的手段清除自己的敌人。>【清君侧的】> 历史上第一次著名的清君侧是西汉初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年间。御史大夫晁错向皇帝上疏,建议削藩,为汉景帝所采纳。而当时的各藩国中,以吴、楚的实力最强,吴王刘濞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纠集了包括楚国在内的七个藩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为了平息叛乱,只好将晁错杀掉,但叛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 唐安禄山在天宝十四年(755年),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叛乱后称帝,757年,被其子谋杀。> 元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孛罗帖木儿也以“清君侧”的名义,攻入大都。> 明朝初年的靖难之役。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接受了大臣齐泰、黄子澄等的削藩建议,着手进行削藩。而盘踞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对此极为不满,他打着“诛齐黄,清君侧”的旗号攻入南京,自立为帝,年号永乐,即明成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