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什么时候称朕 皇帝真的自称朕?可别被电视剧骗惨了,带你看看历朝历代皇帝自称
皇帝真的自称朕?可别被电视剧骗惨了,带你看看历朝历代皇帝自称
中国古代的皇权专制社会,是一个等级极为分明甚至于可谓是森严的社会,具体表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都有着很多的区别,从衣食住行乃至于是日常的称呼上面,不同身份的人称呼也不相同。我们在很多的古装电视剧中,就能够看到古代的时候,皇帝们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自称为“朕”的,那么历史上的皇帝,是否真的自称为朕呢?
春秋战国时期,原本居于西北偏远之地的秦国,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比较少,同时国内的大贵族地主数量也比较少,能够凝结出来的力量也很有限,所以在公元前356年顺利开启了“商鞅变法”,虽然商鞅本人由于触犯了旧贵族太多的利益而没有得到善终,但是变法却一直延续了下去,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实力。
等到秦国王位传到嬴政的时候,国力已经极为强盛,于是嬴政“挥剑扫六合”,完成了一统天下的皇图霸业,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朝,让中国首次进入了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嬴政不仅仅开创了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同时还首次开创了皇帝制度,自称为始皇帝。
嬴政之所以自称为“皇帝”,是由于他与生俱来的强大自信,这是很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从出生以来就没有遭受过太多的挫折,不管是打哪个国家,哪怕是会暂时遭遇挫折,但是最后的胜利一定会属于他。一次又一次的胜利,让嬴政养成了“天上地下无敌手,古往今来我为尊”的强大自信,认为传说中最为贤明最富成就的“三皇五帝”也无法与自己匹敌。
原本的“王、公”等等尊称已经无法彰显出自己的尊贵,哪怕是单一的皇或者是帝也仅仅只能够表现出自己成就的一部分,嬴政认为自己是“功高三皇,德盖五帝”,于是自称为“皇帝”,于是这个尊号也伴随着封建王朝制度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
同时嬴政还规定“朕”成为皇帝的专属称呼,其实在秦朝之前,朕是人们的自称,哪怕是平民百姓们也能够以此自称,像屈原的《离骚》中就有写“回朕车以复路兮”。那个时候的天子称为“予”,也就是说天下共主是给予天下人财物的,而普通诸侯国的国王们则自称为“孤、寡人、不谷”,意思是缺少德行的人,主要是为了警醒自己不要失去德行,后来的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称为魏王但也只敢自称为“孤王”,便是因为天子尚在的缘故。
而嬴政之所以规定“朕”为皇帝的专属称呼,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在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着“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就是说把皇帝与群臣“关起来,隔绝起来”,于是就称为朕,也有人认为这个朕就是嬴政的“政”,还有人认为朕是细小寡德的自喻。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朕在秦朝以后就确实称为了皇帝的专属称呼,其他人不能够以此自称,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皇帝从此就自称朕了。“朕”在秦汉时期更多的还是一种书面语言,皇帝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使用的自称还是“我、吾、孤”等等,如刘邦就说“吾闻天有五帝……吾知之矣”。

皇帝在日常生活中也自称为“朕”,还是唐朝的时候,由唐朝皇帝开始,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也都自称为朕,但是在此之前,“朕”只是一个书面用语,若是皇帝日常也使用的话,就多少带有点做作的味道。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