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澳大利亚人素质 懸賞175萬美元一隻!澳大利亞人殺光了國寶猛獸,如今後悔莫及
懸賞175萬美元一隻!澳大利亞人殺光了國寶猛獸,如今後悔莫及 文/快哉風澳大利亞有很多獨一無二的動物,比如袋鼠、鴯鶓和考拉,前兩者還榮登了國徽。但是,澳大利亞也有一段後悔莫及的往事,就在90年前,他們

懸賞175萬美元一隻!澳大利亞人殺光了國寶猛獸,如今後悔莫及
文/快哉風澳大利亞有很多獨一無二的動物,比如袋鼠、鴯鶓和考拉,前兩者還榮登了國徽。但是,澳大利亞也有一段後悔莫及的往事,就在90年前,他們親手殺光了另一種更珍稀的國寶級動物:塔斯馬尼亞虎。
塔斯馬尼亞虎,又稱袋狼,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它個頭中等,體長約1米8體重約30公斤。性格兇猛,嘴巴可以張成驚人的180°,跑得不快但耐力驚人,以袋鼠和小型獸類為食。
為何叫塔斯馬尼亞虎?因為它的背上斑紋像老虎,塔斯馬尼亞島最多,故名。其實,它既不是虎,也不是狼,而屬於專門的「袋狼科」。
塔斯馬尼亞虎曾廣泛生活於澳洲和新幾內亞,是食物鏈頂端的猛獸,但自從歐洲人進入澳洲後,它的末日降臨了。
歐洲移民們廣泛飼養了綿羊和雞,認為塔斯馬尼亞虎是他們禽畜的危險天敵,所以大加捕殺,在1888年至1909年間,塔斯馬尼亞州政府甚至下了高價懸賞令,為每隻塔斯馬尼亞虎的屍體支付1英鎊(相當於今天的100英鎊),共支付了2184鎊。事實上,捕殺的數量還遠遠不止,因為還有活體、標本、皮毛等貿易需求,當年,倫敦、巴黎、柏林和華盛頓的動物園都養有塔斯馬尼亞虎。
終於,經過農民和賞金獵人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塔斯馬尼亞虎幾乎在野外看不到了。
到了上世紀30年代,塔斯馬尼亞虎從澳洲大陸徹底消失,僅在塔斯馬尼亞島上還有部分生存。1930年,一個叫Wilf Batty的島上農民,獵殺了最後一隻野生的塔斯馬尼亞虎。
最後一隻被捕獲的野生塔斯馬尼亞虎,於1933年被人抓到霍巴特動物園養了三年,取名「本傑明」,死於1936年9月7日。它死得很慘,由於人為疏忽,它晚上被鎖在了冰凍的窩外,活活凍死。
塔斯馬尼亞虎死光了,澳大利亞人還差點殺光他們的國鳥:鴯鶓。上世紀30年代,鴯鶓被視為農作物的「害鳥」,遭到澳大利亞軍隊開車架機槍剿殺,史稱「鴯鶓戰爭」,好在數量夠多,延續到今天。
今天,澳大利亞人早已悔得腸子都青了。從90年代起,澳大利亞將9月7日(最後一隻塔斯馬尼亞虎的死亡日期)定為「國家受威脅物種日」,嚴格立法保護野生動物。矯枉過正的結果,讓澳大利亞成為全世界野獸動物最「密集」的國家,走路踢到野兔、開車撞到袋鼠是常事。
拿澳大利亞的野生袋鼠來說,沒有了天敵塔斯馬尼亞虎,幸福地繁衍到今天的6000萬隻,泛濫成災,以至於政府只好花錢組織,捕殺掉成千上萬隻。
至於最遺憾的塔斯馬尼亞虎,雖然早已被宣布滅絕,但澳大利亞人一直心存僥倖,指望在野外還有倖存者,民間也經常有「目擊塔斯馬尼亞虎」的驚人消息,但都被動物學家認為是狐狸或者其他動物。
2005年,澳大利亞一家雜誌和一個富豪,先後懸賞125萬澳元和175萬美元,獎勵能捕到一隻活塔斯馬尼亞虎的人。至今沒人能領到這筆錢。
很赞哦!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