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形变的种类有几种 【偷形三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偷形三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三种偷形, 子题:偷形、偷和合、加腊礼利 并成障戒,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善见云,三种偷形:一﹑者无师自出家,不依大僧腊次,不受他礼,不入僧法事,一切利养不受。
【偷形三种】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亦名:三种偷形, 子题:偷形、偷和合、加腊礼利 并成障戒,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善见云,三种偷形:一﹑者无师自出家,不依大僧腊次,不受他礼,不入僧法事,一切利养不受。二﹑偷和合者,有师出家,受十戒。往他方,或言十夏,次第受礼,入僧布萨一切羯磨,受信施物。三﹑二俱偷者,可知。若偷形者,不经法事,不受礼施,为饥饿故,若欲出家受戒者得。下二不合。」资持记释云:「善见,三种并号偷形;若据第二,正是盗法。所以疏中但言三种。或恐写误,一字合在偷形字上,则同义钞。或可称夏受礼,滥大僧形,故通标耳。初明偷形。言利养者,须约二种现前僧物。饮食供设,是彼所希,义无不受。所以下云为饥饿故是也。二﹑偷和合者。律唯约法。论通四种,加腊礼利,并成障戒。故疏问云:『偷和合者,应在羯磨,何以文中具列夏等?』答:『夏次礼仪及信施等,并是僧家六和表相,由有戒故,便有夏次等,以盗戒相,令他信之故也。』若偷下,判断得不。同前四分。」(事钞记卷八‧三六‧一三)
很赞哦! (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