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卧龙得其主但不得时 水镜先生,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09-18 23:54:49 1063
水镜先生,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

水镜先生,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这句话的意思是:

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个乱世之中,一生操劳是在所难免的,最后诸葛亮无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说明了这一点。

诸葛亮一心为大汉尽忠,但是他尽忠的时候,大汉其实已经是一个空壳子了,而且当时曹魏、孙吴的政权都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诸葛亮要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的目标,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是所谓的未得其时。

这句话中的,孔明未得其时,并不仅仅是指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间。未得其时中的这个“时”字指的是天时中的时,是诸葛亮出山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正是因为他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最后还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后落得个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壮结局。

扩展资料:

水镜先生(司马徽)生平:

水镜先生一般指司马徽(道家代表人物),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

南郡人庞统听说司马德操(司马徽)住在颖川,所以走了两千里路去拜访他。到了颖川,正遇上司马徽正在采桑叶,庞统便在车里对司马徽说:“我听说大丈夫处世,就应该地位非常显赫,哪有压抑巨大水流的流量,去做治丝妇女的事!”

德操说:“您暂且下车。您只知道走小路快,却不担心迷路。从前伯成宁愿耕作,也不羡慕诸侯的荣耀;原宪宁愿住在以桑木为门轴的简陋屋舍里,也不愿住官邸。哪有住在豪华的房屋里,外出骑肥壮的马,左右要有十几个侍女侍候,才算是与众不同的道理呢?

这正是隐士许由、巢父感慨的原因,也是清廉之士伯夷、叔齐长叹的来由。即使有吕不韦的爵位,齐景公的富有,也是不值得尊敬的。”庞统说:“我出生在边远偏僻的地方,很少见识到大道理。如果不叩击一下声音洪亮的钟鼓,那就不知道它的声音之响。”

司马徽与庞统相互交谈,不分昼夜。谈论后,司马徽对庞统十分惊异,并称庞统是南州名士之首,使庞统渐渐为他人所知。

参考资料:司马徽-百度百科

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徒弟有哪些

孔明、庞统和徐庶。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扩展资料:

后世纪念:

1,司马徽墓

司马徽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褚河乡余王村潘庄的东侧。司马徽墓墓冢巍然屹立。20世纪初期,司马徽墓前的祠堂、墓碑等皆被毁坏,仅剩背阴寺和洞林寺。

“文革”时期,这两座小寺也没能幸免。墓前原先立有石碑一通,碑上刻有“汉司马徽先生之墓”八个大字,为后人所立。“文革”中此碑曾遗失,现已找到,存放在潘庄。

2,水镜庄

水镜庄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南。东汉后期,颍川战乱频繁。司马徽为避战祸,辗转客居荆州刘表治下的襄阳城。南漳水镜庄的有关记载最早见于乾隆《襄阳府志》。

据该书卷四“山川”南漳“玉溪山”条记载,玉溪山“山峰高耸挺秀,山下有溪,水声淙淙如玉佩。”“有石室曰白马洞,为汉水镜先生栖隐处。”

抗日战争时,水镜庄建筑物大部分被破坏,仅剩残祠。1954年,县政府曾拨款维修。“文革”中,“水镜祠”和司马纪事碑被拆毁。

1981年复修水镜祠,1985年复修荐贤堂,再现清代水镜庄风貌,并且成为襄阳境内遗留唯一纪念司马徽的古代建筑。如今的水镜庄风景宜人,游客如织,成为人们凭吊前贤、感受三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景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徽

水镜先生说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什么意思?

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个乱世之中,一生操劳是在所难免的,最后诸葛亮无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一个不得其时,是诸葛亮掌权太晚,而且时间太短。刘备夷陵之战大败而归、托孤白帝城,此时已是223年。本身蜀汉就是实力底蕴最弱的一方,不到五年却经历了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败北两大创伤,蜀国的国本动摇。

诸葛亮必须用心恢复战争创伤、平定南方、安抚蜀国内部矛盾。等到诸葛亮做好这些必须的工作,决定北伐,已经是228年。

扩展资料:

为什么卧龙得其主但不得时 水镜先生,三国中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出山是在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此时的天下形势已经非常明朗。大汉十四州,曹操已经完全占据了北方八州(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徐州、豫州、兖州、司隶),还占有雍州、荆州、扬州的一部分。

江东孙吴,已经是第三代在经营,民殷国富,文武众多,也不能图。用诸葛亮在隆中对里的话说,对曹操是“不可与之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出山太晚,曹、孙两家得到了群雄割据时期的发展机遇,而刘备却丧失了先机,蜀汉立国底蕴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徽(道家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

《三国演义》水镜先生、卧龙、凤雏、美髯公、小霸王、常胜将军是谁?

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小霸王是孙策。

1、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学识广博,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

后世纪念:水镜庄位于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城南。东汉后期,颍川战乱频繁。司马徽为避战祸,辗转客居荆州刘表治下的襄阳城。南漳水镜庄的有关记载最早见于乾隆《襄阳府志》。

据该书卷四“山川”南漳“玉溪山”条记载,玉溪山“山峰高耸挺秀,山下有溪,水声淙淙如玉佩。”“有石室曰白马洞,为汉水镜先生栖隐处。”

2、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3、庞统小时候为人朴实,但是表面看上去并不聪明。时颍川司马徽为人清雅而擅长识人,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坐于桑树上采桑,而庞统坐于树下,俩人相互交谈一直从白天说到黑夜,司马徽对庞统大为惊异,说是南州士子没有人可以与庞统相比。有了司马徽这句话,庞统渐渐为人所知。

时襄阳庞德公称庞统为“凤雏”,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德操为水镜。 徐庶曾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庞统曾与东吴陆绩、顾劭等品评人物好坏,自称有辅佐帝王的才能。

4、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5、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赵云曾两次救出了幼年时期的刘禅。长坂坡之战,刘备在逃亡过程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两个女儿都被曹操帐下虎豹骑统领曹纯掳走,刘禅及甘夫人赖于赵云的保护才幸免于难。后来孙东吴孙权趁刘备入川时派遣船队迎接孙夫人回吴,孙夫人趁机带走了刘禅。

当时刘备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驻守荆州的治所公安,刘备的家眷及孙夫人等都是在公安。因为孙夫人骄横跋扈,刘备又特命赵云掌管内事,获知孙夫人携带刘禅逃走后,赵云及时追赶,与张飞一同在江面上将刘禅截回。两次差点落入敌手的刘禅成为了后来蜀汉的皇帝。

蜀汉后期,刘禅下令追谥赵云时说赵云当初跟随刘备的时候不但功绩显著,更是在艰难险阻之中救了自己,姜维等认为赵云当时救主行为的情义是可以贯穿金石的。

6、孙策(175年—200年5月5日),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的奠基者之一。

三国杀 水镜先生的技能详解

技能一、

荐杰:你的第一个准备阶段,你令两名不同角色分别获得龙印和凤印;出牌阶段限一次(你的第一回合外),或当拥有龙印、凤印的角色死亡,你可以转移龙印、凤印。

龙印:获得火计(一回合限3次)。

凤印:获得连环(一回合限3次)。

龙凤印齐全:可弃置龙凤印发动业炎。

技能二、

称好:当一名角色受到属性伤害时,若其处于连环状态且是此次伤害传导的起点,你可观看牌堆顶的X张牌并分配给任意角色(X为横置角色的数量)。

技能三、

隐士:锁定技,当你受到属性伤害或锦囊牌造成的伤害时,若你没有龙印、凤印且装备区内没有防具牌,防止此伤害。

扩展资料

司马徽(水镜先生)其武将设计来源为东汉末年名士、隐士司马徽,武将技能为荐杰、称好、隐士。

原型介绍:

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等人。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出现在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刘备马跃檀溪后,偶然相遇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刘备随后夜宿庄院。

游戏武将称号:

1.水镜先生:使用司马徽在一局游戏中发动业炎并获胜。

2.好好先生:使用司马徽获得100场身份模式游戏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镜先生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是指谁?

水镜先生是指的是司马徽。

司马徽(?—208年),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名士,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有“水镜先生”之称。

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道友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扩展资料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司马徽出现在第三十五回和第三十七回。

刘备马跃檀溪后,偶然相遇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和庞统,并称诸葛亮为“卧龙”,庞统为“凤雏”,刘备随后夜宿庄院。次日,司马徽自称“山野闲散之人”,谢绝了刘备请求他出山辅佐的好意。不久,赵云率军寻找到庄前,刘备便随赵云离开。

其后,刘备准备拜访诸葛亮,司马徽想要探访徐庶,但徐庶已经中曹操的计策前往许昌,刘备向司马徽提起徐庶举荐诸葛亮的事情,司马徽再次力荐诸葛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司马徽

为什么孔明出山时,水镜先生说,孔明虽得其主但不得其时?

原因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虽然得到了一个好的主公,却没有得到一个好的时机啊。

隆中对中就说明了情况,曹操已经占领了中原大地,大半的天下呢,孙权有占领了江东,小半的天下。一盘算,还剩下小半的天下,就是荆州和益州。

这就意味着施展的空间基本被限制住了,曹操如果有天时,孙权有地利,蜀国复杂的政权格局,刘备显然没有人和。

天下诸侯,不止有刘备一个枭雄。正因为有曹操和孙权这样的人在,他们的地盘是动不得的,刘备才被限制住了。

扩展资料

水镜先生举荐诸葛亮:

刘备,是原来汉室的后裔,他先前参加过镇压黄巾起义,后来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但是此时刘备手下人才匮乏,只有武将,没有谋士和治国人才,所以此时的刘备的力量的非常弱小的。

刘备只好屈身于刘表的麾下,寻求庇佑。但是受到蔡夫人的记恨,派蔡瑁杀备,刘备的的卢马月檀溪之后,逃脱追杀。

而且很幸运地遇到了当时的隐居的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其实在此之前,刘备就听徐庶说过诸葛亮这个人,只是一只未得机会去请。

这次遇见司马徽,司马徽对刘备说:“一般的儒生俗士,怎么看得懂天下大势呢?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刘备问他:“那谁是俊杰呢?”司马徽答道:“卧龙、凤雏也。”意思就是说是卧龙和凤雏两个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镜先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诸葛亮

水镜先生说诸葛亮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什么意思

释义:诸葛亮遇到了刘备这样的明主,但是他出生在一个乱世之中,一生操劳是在所难免的,最后诸葛亮无功而返,病死五丈原也说明了这一点。

这句话中的,孔明未得其时,并不仅仅是指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间。未得其时中的这个“时”字指的是天时中的时,是诸葛亮出山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正是因为他没有天时这一优势,所以他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最后还病死在了五丈原上,最后落得个出身未接身先死的悲壮结局。

扩展资料:

诸葛亮生平事迹:

1、隆中对策

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于新野。后来司马徽与刘备会面时,表示:“那些儒生都是见识浅陋的人,岂会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能了解当世的事务局势才是俊杰。此时只有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

诸葛亮又受徐庶推荐,刘备希望徐庶引亮来见,但徐庶却建议:“这人可以去见,不可以令他屈就到此。将军宜屈尊以相访。”刘备便亲自前往隆中拜访,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史称“三顾茅庐”)。

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对他提问:“现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做事,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以大义重振天下,但智慧、谋略短小、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

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更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这篇论说后世称之为《隆中对》。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

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系也日渐亲密。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关羽、张飞等便不再抱怨。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对》是此后数十年刘备和蜀汉的基本国策。

2、赤壁大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刘琦数次向诸葛亮请教自安之术,但诸葛亮每每推辞,刘琦便在一次饮宴时用上屋抽梯之计令诸葛亮说出解决办法,诸葛亮便反问刘琦:“你不见到春秋时期申生在内而有危险,但重耳(指的是晋文公)在外却可得安吗?”。

当时黄祖被东吴杀害,刘琦便上荐为江夏太守外求自保。同年八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并大破刘军。

刘备败走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客,与鲁肃结为朋友。

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何解不投降。

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

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国中(2)其时(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