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

火烧 2022-01-13 17:32:23 1079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学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即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学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过度方面比较自然。
新课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题:“希望小学六年级有50名同学,今天有一人因为生病未到校,请问六年级到校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既复习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又为下面即将要学的新知打下伏笔。然后在学生顺利解答复习题之后,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百分数,直接告诉学生并板书“到校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就是这个班今天的出勤率”,要求学生对照这句话写出出勤率的公式,理解为什么公式后面要乘以100%。然后把复习题的问题改为“请算出六年级的出勤率”让学生列式解答算出其出勤率。
2、在例题设计、练习方面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当学生学会计算由复习题转化过来的例题中的出勤率之后,马上安排学生算一算我们班今天的出勤率,一是检验学生理解、掌握求出勤率的情况,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数学,三是渗透出勤率最高可以达到100%。
在设计第二个例题时,我以上一个单元的考试成绩为素材,让学生根据考试及格和高分人数算出我们班的及格率和高分率。使学生能根据例题举一反三理解什么是及格率什么是高分率,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并感受我们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每出示一个题目,都让学生解释要求的那个百分率的意义,说出计算的公式,为学生理解掌握新知铺好了路。后面又让学生讨论本节课所计算过的出勤率、及格率、高分率、发芽率等与1的关系,进一步理解百分率的含义。
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复习题的第二个条件其实可以设计的更为简单一点,直接告诉“今天有49人到校”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一些,在计算时花的时间也会少一点。然后在新课结束时出一个转了弯的题作为思维训练,让学生在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基础上再去思考、去解答可能效果会更好。
2、在巩固练习时,由于下课的铃声已经响了,所以这个过程进行的有些匆忙,导致学生的错误没有及时发现(课后才发现并改正),这是以后一定千万要注意的。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真知来自生产和生活的实际。
教学重点:正确解答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找出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法设计:铺垫孕伏法、分析讲授法。归纳总结法、巩固练习法。
学法设计:引导学生尝试,探索应用题解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1、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2、口答。 3、解答。
二、导入新课:导入并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4。
2、出示例4 : 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
3、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4、学生自己解答:(指名板演)
5、与复习题3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单位“1” 相同, 解题思路相同。
不同点:复习题3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分数表示,例4题第二个已知条件则是用百分数表示。
6、怎样算不及格的有多少人? (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思考、讨论、解答,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7、引导学生小结,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回答:
(1)这节课我们学了那些知识?
(2)所学的应用题和已前学过的那类应用题相类似?
(3)用什么方法来解答?
8、 让学生复读课本119页例4,加深印象。
四、巩固练习:做119页“做一做” (一人版演,全班齐练,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最后集体订正。)
五、总结评价: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怎样解答?
六、拓展延伸: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威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同学交流威海的旅游景区
2、大屏幕出示威海的旅游景区
二、教学新课:
1、由威海的旅游业的发展引出信息:
在去年黄金周期间,来威海旅游的游客有100万人,其中到刘公岛旅游的占40%。
2、让学生交流题目中的信息,重点引导学生理解40%的意义:是指来刘公岛旅游的游客占来威海旅游游客的40%。
3、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问题:到刘公岛旅游的游客有多少万人?
4、找同学板演,全班交流。
5、练习:
(1)一篇文章有9600个字,小明打了全文的40%,小明打了多少个字?
(2)修一条300米长的路,第一期完成了30%,第一期修了多少米?
三、积累拓展:
去年威海的旅游收入约12亿元,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威海的旅游收入是多少亿元?
1、 让学生理解20%表示的意义。
2、 引导学生理解今年威海的旅游收入是去年旅游收
入的百分之几?
3、在去年黄金周期间,来威海旅游的游客有100万人,其中到刘公岛旅游的占40%。到刘公岛旅游的游客有多少人?
4、去年威海的旅游收入约12亿元,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今年威海的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百分数的一类简单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既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又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材设置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例4教学比较一般的问题,先用条形图表示王红等3人一周中长跑的路程,使学生不仅了解到各人跑的千米数,还引起了对旧知识的回忆,直观感觉到图中的那些与几分之几有关的数量,为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提供经验;接着引导学生把“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百分之几”这个问题与“李芳跑的路程是王红的几分之几”联系起来,使学生将已有的解题经验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最后,教材指导求百分之几的计算技巧,先写出小数形式的商,再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让学生体会用小数表示除法计算结果的简便.例5教学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教材先帮助学生理解“出勤率就是实际出勤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之几”,把求百分率解释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在计算田径队周一的出勤率后,又让学生自己选择两天的数据计算出勤率,巩固对出勤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材通过“练一练”再让学生求树苗的成活率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教学设计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练习课的教学反思

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分数和小学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求常见的百分率,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自己做的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习、过度方面比较自然.
新课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复习题:“希望小学六年级有50名同学,今天有一人因为生病未到校,请问六年级到校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几分之几?”这样既复习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又为下面即将要学的新知打下伏笔.然后在学生顺利解答复习题之后,要求学生把结果化成百分数,直接告诉学生并板书“到校学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就是这个班今天的出勤率”,要求学生对照这句话写出出勤率的公式,理解为什么公式后面要乘以100%.然后把复习题的问题改为“请算出六年级的出勤率”让学生列式解答算出其出勤率.
2、在例题设计、练习方面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当学生学会计算由复习题转化过来的例题中的出勤率之后,马上安排学生算一算我们班今天的出勤率,一是检验学生理解、掌握求出勤率的情况,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我们身边的数学,三是渗透出勤率最高可以达到100%.

人教版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进一步理解百分数应用题与相对应的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3、增强应用意识,体会百分数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
4、提高学生类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找准单位“1”,掌握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