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诸葛恪是怎样的人
诸葛恪是怎样的人
诸葛恪 字:元逊
时间:203------253(寿51)
容貌:长七尺六寸,少须眉,折頞广额,大口高声
籍贯:徐州 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
官职: 太傅
家庭成员:
父:诸葛瑾,子:诸葛绰、诸葛竦、诸葛建
[编辑本段]人物传记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曾任丹杨太守,为吴国征得大量兵源。
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率军抵挡了魏国三路进攻,在东兴大胜魏军。
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率大军伐魏,围攻新城不下,士卒因疾病死伤惨重,回军后为掩饰过失,更加独断专权。
不久,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
[编辑本段]成名之举
下面是诸葛恪的成名之举:诸葛恪得驴
〖原文〗
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
恪父瑾面长似驴。
翌日,孙权大会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瑜。
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
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座欢笑。
权乃以驴赐恪。
〖译文〗
诸葛恪字元逊,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长子。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
一天,孙权召集大臣们,差人牵一头驴来,在驴的脸上挂一个长标签,写上:诸葛子瑜。

诸葛恪跪下来说:“乞求给我一只笔增加两个字。”于是任凭给他笔。
诸葛恪接下去写了:“的驴。”在场的人都笑了。
于是孙权就把这头驴赐给了诸葛恪。
〖简要评析〗
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用他的聪明才智把窘迫变成了一场闹剧、转危为安的。
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聪明。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江表传:恪少有才名,发藻岐嶷,辩论应机,莫与为对。
孙权: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②恪刚很自用
诸葛亮:恪性疏,今使典主粮谷,粮谷军之要最,仆虽在远,窃用不安。
诸葛谨: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孙盛:恪与胤亲厚,约等疏,非常大事,势应示胤,共谋安危。
然恪性强梁,加素侮峻,自不信,故入,岂胤微劝,便为之冒祸乎?
虞喜:夫讬以天下至重也,以人臣行主威至难也,兼二至而管万机,能胜之者鲜矣。
自非采纳群谋,询于刍荛,虚己受人,恒若不足,则功名不成,勋绩莫著。
况吕侯国之先耆,智度经远,而甫以十思戒之,而便以示劣见拒,此元逊之疏,乃机神不俱者也。
若因十思之义,广谘当世之务,闻善速於雷动,从谏急於风移,岂得陨首殿堂,死凶竖之刃?世人奇其英辩,造次可观,而哂吕侯无对为陋,不思安危终始之虑,是乐春藻之繁华,而忘秋实之甘口也。
童谣: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於何相求成子合.
臧均:恪素性刚愎,矜己陵人,不能敬守神器,穆静邦内,兴功暴师,未期三出,虚耗士民,空竭府藏,专擅国宪,废易由意,假刑劫众,大小屏息。
孙休:恪盛夏出军,士卒伤损,无尺寸之功,不可谓能;受讬孤之任,死於竖子之手,不可谓智。
陈寿:诸葛恪才气干略,邦人所称,然骄且吝,周公无观,况在於恪?矜己陵人,能无败乎!若躬行所与陆逊及弟融之书,则悔吝不至,何尤祸之有哉?
胡综:英才卓越,超逾伦匹,则诸葛恪。